早旭阅读网
首页 > 家居生活 > 百科大全 >

湘子桥-湘子桥优质

编辑:周舟 | 时间:2021-07-26 14:14:07
来源:互联网
正文
编辑推荐

湘子桥的介绍

《湘子桥》是一首由郑皓丹演唱的歌曲,原词是一首潮州民谣,由潮州阿舍(郑皓丹)作曲。

有关湘子桥的资料

  湘子桥即广济桥,是我国现有四大古桥之一,在广东省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
  广济桥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淳熙元年间(1174年)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炜重修之,并创杰阁于西岸,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至绍定元年(1194年)历五十四年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了允元建造的规模最大、功绩最著而改称西桥为“丁公桥”。
  绍熙五年门 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东岸”,筑“盖秀亭”,并称东桥为‘济川桥’,接着,太守陈宏规、林骠、林会相继增筑,至开禧二年(1206年)历时十二年,建成桥墩十三座。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结之,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广济桥又有诸多兴废,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计长八十六文;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并于桥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间”,更名为“广济桥”。
  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谭纶又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
  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并铸鉎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道光二十二年门(1842年)洪水,东墩铁牛坠入江中。故有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
  二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
  梁舟结合的格局,使广济桥形成了自己的三大特点:
  第一、“十八梭般廿四洲”
  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其东、西段是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这简直是一道妙不可言的风景线。清乾隆间有诗赞道:“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湘桥春涨”因而列“潮州八景”之首。从结构上说,梁舟结合,实开世界上启闭式桥梁之先河。启闭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航、排洪,正如《粤囊》记载:“潮州东门外济川桥……晨夕两
  开,以通舟棋。”而每当韩江发洪水,又可解开浮桥,让汹涌澎湃的洪流倾泻。还有关卡的作用,“郡县以广济桥为盐船所必经,乃始榷取盐税”。后来,上级甚至派人与潮州府共管,方志有载:“清雍正三年(1725),由盐运同驻潮州与知府分管桥务,东岸属运同掣放引盐,西岸属潮州府稽查关税。”
  第二、“廿四楼台廿四样”
  广济桥草创阶段,便有筑亭、“覆华屋”于桥墩上的举措,并冠以“冰壶”、“玉鉴”等美称。明宣德年间,知府王源除了在5OO多米长的桥上建造百二十六间亭屋之外,还在各个桥墩上修筑楼台,并分别以奇观、广济、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涉川、右通、左达、济川、云衢、冰壶、小蓬莱、凤麟洲、摘星、凌波、飞虹、观滟、浥翠、澄鉴、升仙、仰韩为名。至此,桥楼之设,乃造其极。诚如明代李龄在《广济赋》中所云:“方文一楼、十丈一阁,华税彤撩,雕榜金桷,曲栏横槛,丹漆黝垩,鳞瓦参差,檐牙高啄……”古代岭南风雨桥是常见的,但规模如此之大,形式如此之多,装饰如此之美,确实是世罕其匹。
  第三、“一里长桥一里市”
  广济桥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枢纽所在,桥上又有众多的楼台,因此,很快便成为交通、贸易的中心,成为热闹非凡的桥市。天刚破晓,江雾尚未散尽,桥上已是“人语乱鱼床”了。待到晨曦初露,店铺竞先开启,茶亭酒肆,各色旗幡迎风招展,登桥者抱布贸丝,问卦占卜,摩肩接踵,车水马龙,正如李龄《广济桥赋》所描写的:‘诺夫殷雷动地,轮蹄轰也;怒风搏浪,行人声也;浮云翳日,扬沙尘也;向遏行云,声报林木,游人歌而驿客吟也;凤啸高冈,龙吟瘴海,士女嬉而萧鼓鸣也;楼台动摇,云影散乱,冲风起而波浪惊也……”活脱脱地就像一幅活动的《清明上河图》。无怪乎,游客会闹出了“到了湘桥问湘桥”
  的笑话。
  广济桥的夜色又别有一番情趣:“吹角城头新月白,卖鱼市上晚灯红。猜拳蛋艇犹呼酒,挂席盐船恰驶风。”明月初上的广济桥,酒肆中灯笼高悬,蛋艇里猜拳行令,妓篷中丝竹细语,真是“万家连舸一溪横,深夜如闻鼙鼓鸣”,待到“遥指渔灯相照静”,已是“海氛远去正三更”。
  这座充满神奇的大桥,每一个桥墩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宋代建成第一个桥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后共延续了300多年。在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在大江上建造这样的大桥,其难度是超乎人们想象的,故潮州民间便流传许多“仙佛造桥”的传说。
  据说,韩愈刺潮后,时常登东山门(即今笔架山)游玩。但深感过江之苦,便请他的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一起造桥。
  韩湘子造东面一段桥,请八仙来帮忙。韩湘子亲自去凤凰山取石,把石头都变成黑猪,一路赶来,但最后一群猪刚赶到凤南时,给一个孕妇识破,怪叫起来:石头怎会走路!一句话泄破了天机,石头再也赶不动了,因此韩湘子负责的那东面最后几墩没有修起来。
  广济和尚造西南一段桥,也请来十八罗汉帮忙。他亲自去桑浦山开取石头,把石头点化成群乌羊,一路赶来。但当最后一群乌羊赶到半路时,碰到当地一个恶霸地主,存心想夺取这些羊,便说:“你这和尚哪来的羊呀!分明是我家的。”广济和尚被纠缠得不耐烦,便说:“既然是你家的羊,便赶到你田里去吧!"地主把羊一齐赶到他自己的田里去,却变成一座座乌石山,把地主的良田压掉了。相传这就是浮洋乌洋山的由来。
  因此,最后一批黑猪,乌羊没有及时赶来,中间一段桥便没法修拢。怎么办?天又快亮了。八仙中何仙姑只好将手中的莲花瓣抛向江心 化成十八条梭船;广济和尚一见,立即抛下禅杖,化成一根大藤,把十八只大船拴住,成为浮桥。这样,人们为纪念仙佛合力造桥的功绩,便把此桥既称为“湘子桥”,又叫“广济桥”。
  “湘桥春涨”是“潮州八景”之一:时当暮春三月,韩江水涨,河面增阔,湘子桥东西段中间十八梭船连成一线,真似长龙卧波。观上游两岸的滴翠竹林,下游仙洲盛开的桃花和沿江的绿柳都象浮在水面,景色宜人,一似三湘。这一番景致在清乾隆进士郑兰枝盛传海内外的“潮州八景”诗中,描绘得绝妙:“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激石雪飞梁上冒,惊涛声彻海门潮。鸦洲涨起翻桃浪,鳄渚烟深濯柳条。一带长虹三月好,浮槎几拟到云霄。”
  随着历史的变迁,广济桥几经修筑。1958年对全桥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桁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1976年又一次进行扩建成现状。1988年3月,广济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潮州湘子桥的历史故事?

这座充满神奇的大桥,每一个桥墩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宋代建成 湘子桥第一个桥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后共延续了300多年。在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在大江上建造这样的大桥,其难度是超乎人们想象的,故潮州民间便流传许多“仙佛造桥”的传说。
据说,韩愈刺潮后,时常登东山门(即今笔架山)游玩。但深感过江之苦,便请他的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一起造桥。
韩湘子造东面一段桥,请八仙来帮忙。韩湘子亲自去凤凰山取石,把石头都变成黑猪,一路赶来,但最后一群猪刚赶到凤南时,给一个孕妇识破,怪叫起来:石头怎会走路!一句话泄破了天机,石头再也赶不动了,因此韩湘子负责的那东面最后几墩没有修起来。
广济和尚造西南一段桥,也请来十八罗汉帮忙。他亲自去桑浦山开取石头,把石头点化成群乌羊,一路赶来。但当最后一群乌羊赶到半路时,碰到当地一个恶霸地主,存心想夺取这些羊,便说:“你这和尚哪来的羊呀!分明是我家的。”广济和尚被纠缠得不耐烦,便说:“既然是你家的羊,便赶到你田里去吧!"地主把羊一齐赶到他自己的田里去,却变成一座座乌石山,把地主的良田压掉了。相传这就是浮洋乌洋山的由来。
因此,最后一批黑猪,乌羊没有及时赶来,中间一段桥便没法修拢。怎么办?天又快亮了。八仙中的何仙姑只好将手中的莲花瓣抛向江心 化成十八条梭船;广济和尚一见,立即抛下禅杖,化成一根大藤,把十八只大船拴住,成为浮桥。这样,人们为纪念仙佛合力造桥的功绩,便把此桥既称为“湘子桥”,又叫“广济桥”。


求潮州湘子桥的资料~~

  湘子桥即广济桥,是我国现有四大古桥之一,在广东省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
  广济桥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淳熙元年间(1174年)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炜重修之,并创杰阁于西岸,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至绍定元年(1194年)历五十四年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了允元建造的规模最大、功绩最著而改称西桥为“丁公桥”。
  绍熙五年门 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东岸”,筑“盖秀亭”,并称东桥为‘济川桥’,接着,太守陈宏规、林骠、林会相继增筑,至开禧二年(1206年)历时十二年,建成桥墩十三座。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结之,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广济桥又有诸多兴废,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计长八十六文;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并于桥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间”,更名为“广济桥”。
  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谭纶又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
  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并铸鉎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道光二十二年门(1842年)洪水,东墩铁牛坠入江中。故有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
  二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
  梁舟结合的格局,使广济桥形成了自己的三大特点:
  第一、“十八梭般廿四洲”
  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其东、西段是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这简直是一道妙不可言的风景线。清乾隆间有诗赞道:“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湘桥春涨”因而列“潮州八景”之首。从结构上说,梁舟结合,实开世界上启闭式桥梁之先河。启闭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航、排洪,正如《粤囊》记载:“潮州东门外济川桥……晨夕两
  开,以通舟棋。”而每当韩江发洪水,又可解开浮桥,让汹涌澎湃的洪流倾泻。还有关卡的作用,“郡县以广济桥为盐船所必经,乃始榷取盐税”。后来,上级甚至派人与潮州府共管,方志有载:“清雍正三年(1725),由盐运同驻潮州与知府分管桥务,东岸属运同掣放引盐,西岸属潮州府稽查关税。”
  第二、“廿四楼台廿四样”
  广济桥草创阶段,便有筑亭、“覆华屋”于桥墩上的举措,并冠以“冰壶”、“玉鉴”等美称。明宣德年间,知府王源除了在5OO多米长的桥上建造百二十六间亭屋之外,还在各个桥墩上修筑楼台,并分别以奇观、广济、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涉川、右通、左达、济川、云衢、冰壶、小蓬莱、凤麟洲、摘星、凌波、飞虹、观滟、浥翠、澄鉴、升仙、仰韩为名。至此,桥楼之设,乃造其极。诚如明代李龄在《广济赋》中所云:“方文一楼、十丈一阁,华税彤撩,雕榜金桷,曲栏横槛,丹漆黝垩,鳞瓦参差,檐牙高啄……”古代岭南风雨桥是常见的,但规模如此之大,形式如此之多,装饰如此之美,确实是世罕其匹。
  第三、“一里长桥一里市”
  广济桥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枢纽所在,桥上又有众多的楼台,因此,很快便成为交通、贸易的中心,成为热闹非凡的桥市。天刚破晓,江雾尚未散尽,桥上已是“人语乱鱼床”了。待到晨曦初露,店铺竞先开启,茶亭酒肆,各色旗幡迎风招展,登桥者抱布贸丝,问卦占卜,摩肩接踵,车水马龙,正如李龄《广济桥赋》所描写的:‘诺夫殷雷动地,轮蹄轰也;怒风搏浪,行人声也;浮云翳日,扬沙尘也;向遏行云,声报林木,游人歌而驿客吟也;凤啸高冈,龙吟瘴海,士女嬉而萧鼓鸣也;楼台动摇,云影散乱,冲风起而波浪惊也……”活脱脱地就像一幅活动的《清明上河图》。无怪乎,游客会闹出了“到了湘桥问湘桥”
  的笑话。
  广济桥的夜色又别有一番情趣:“吹角城头新月白,卖鱼市上晚灯红。猜拳蛋艇犹呼酒,挂席盐船恰驶风。”明月初上的广济桥,酒肆中灯笼高悬,蛋艇里猜拳行令,妓篷中丝竹细语,真是“万家连舸一溪横,深夜如闻鼙鼓鸣”,待到“遥指渔灯相照静”,已是“海氛远去正三更”。
  这座充满神奇的大桥,每一个桥墩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宋代建成第一个桥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后共延续了300多年。在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在大江上建造这样的大桥,其难度是超乎人们想象的,故潮州民间便流传许多“仙佛造桥”的传说。
  据说,韩愈刺潮后,时常登东山门(即今笔架山)游玩。但深感过江之苦,便请他的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一起造桥。
  韩湘子造东面一段桥,请八仙来帮忙。韩湘子亲自去凤凰山取石,把石头都变成黑猪,一路赶来,但最后一群猪刚赶到凤南时,给一个孕妇识破,怪叫起来:石头怎会走路!一句话泄破了天机,石头再也赶不动了,因此韩湘子负责的那东面最后几墩没有修起来。
  广济和尚造西南一段桥,也请来十八罗汉帮忙。他亲自去桑浦山开取石头,把石头点化成群乌羊,一路赶来。但当最后一群乌羊赶到半路时,碰到当地一个恶霸地主,存心想夺取这些羊,便说:“你这和尚哪来的羊呀!分明是我家的。”广济和尚被纠缠得不耐烦,便说:“既然是你家的羊,便赶到你田里去吧!"地主把羊一齐赶到他自己的田里去,却变成一座座乌石山,把地主的良田压掉了。相传这就是浮洋乌洋山的由来。
  因此,最后一批黑猪,乌羊没有及时赶来,中间一段桥便没法修拢。怎么办?天又快亮了。八仙中何仙姑只好将手中的莲花瓣抛向江心 化成十八条梭船;广济和尚一见,立即抛下禅杖,化成一根大藤,把十八只大船拴住,成为浮桥。这样,人们为纪念仙佛合力造桥的功绩,便把此桥既称为“湘子桥”,又叫“广济桥”。
  “湘桥春涨”是“潮州八景”之一:时当暮春三月,韩江水涨,河面增阔,湘子桥东西段中间十八梭船连成一线,真似长龙卧波。观上游两岸的滴翠竹林,下游仙洲盛开的桃花和沿江的绿柳都象浮在水面,景色宜人,一似三湘。这一番景致在清乾隆进士郑兰枝盛传海内外的“潮州八景”诗中,描绘得绝妙:“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激石雪飞梁上冒,惊涛声彻海门潮。鸦洲涨起翻桃浪,鳄渚烟深濯柳条。一带长虹三月好,浮槎几拟到云霄。”
  随着历史的变迁,广济桥几经修筑。1958年对全桥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桁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1976年又一次进行扩建成现状。1988年3月,广济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潮州湘子桥

中国多处地方都有名为“广济桥”的桥梁建筑,其中广东省潮州市广济桥最为著名。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市东门外,在韩江之上,古为沟通韩江两岸的重要桥梁。为古代闽粤交通要道。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浮桥。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以上答案提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到您。
记得O(∩_∩)O...采纳,支持“赞”我一下。祝您生活愉快!


湘子桥的来历

来历:
淳熙元年间(1174年)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炜重修之,并创亭阁于西岸,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至绍定元年(1194年),历五十四年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丁允元建造的规模最大、功绩最著而改称西桥为“丁公桥”。
绍熙五年 1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东岸”,筑“盖秀亭”,并称东桥为‘济川桥’,接着,太守陈宏规、林骠、林会相继增筑,至开禧二年(1206年)历时十二年,建成桥墩十三座。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结之,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广济桥又有诸多兴废,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计长八十六文;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并于桥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间”,更名为“广济桥”。
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谭纶又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
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并铸鉎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道光二十二年门(1842年)洪水,东墩铁牛坠入江中。故 有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
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鉎牛一只溜”。


有关一些桥的名字的由来50字左右

卢沟桥
是北京地区现存的一座多孔联拱大石桥,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六月,明昌三年(1192)三月建成。初名“广济桥”,后改称“卢沟桥”。卢沟桥又称“芦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跨永定河,因旧时称永定河为卢沟河(芦沟河)而得名。
广济桥
位于广东潮洲东门外,广济桥有段古
韩愈齐集八仙建造广济桥
在潮州民间,一直流传着仙佛造桥的传说,这也是湘子桥和广济桥两个不同名称的另一个由来。
五亭桥
五亭桥是清扬州两淮盐运使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桥的造型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
五亭桥中秋时正侧有十五个卷洞因此有徐凝的《忆扬州》五亭桥,古称“莲花桥”。建造在瘦西湖上,好象湖的一根腰带。因桥上建亭,故又名五亭桥。赵州桥
位于河北赵县的河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面宽10米,两侧42块模仿板上刻有龙兽状浮雕。赵县人民的这个困难,被著名的工匠祖师鲁班知道了。他特地远道赶来,施展出卓越的技术,在一夜之间就造好这座赵州大石桥。
赵州桥造好的消息,很快地传遍了四方。


谁知道潮州湘子桥的仙佛造桥的传说~或民间故事~八景的故事由来也行~请讲述详细点~谢谢

早上好!
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的东门外,初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也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河北赵州桥、 泉州洛阳桥、北京芦沟桥 并称 中国四大古桥。
湘子桥全长500余米,东岸桥墩13座,西岸桥墩11座。由于“中流警湍尤深 湘子桥
,不可为墩”,中间只能用18只梭船并排构成一列横队,用铁索连成浮桥。每遇洪水或要通船,可解掉系船铁索,移开梭船,变成开闭式浮梁桥。这就是“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由来。江面上矗立这巨大桥墩,就像一艘艘威武的大船,挡住了滚滚急流。桥墩精巧之处,就在于全部用石块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不加灰浆,只用卯契合。桥上原有24座望桥,桥面用石板铺架,石条大得惊人,约有10米长,1米厚。在没有起重机等设备的古代,再加上韩江上下游水位相差很大,有“急流如马骋”之说,要安装这么大的石梁,建桥的艰辛可想而知。湘子桥奇特别致的结构,集梁桥、拱桥、浮桥等形式于一体,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这座充满神奇的大桥,每一个桥墩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宋代建成 湘子桥
第一个桥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后共延续了300多年。在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在大江上建造这样的大桥,其难度是超乎人们想象的,故潮州民间便流传许多“仙佛造桥”的传说。   据说,韩愈刺潮后,时常登东山门(即今笔架山)游玩。但深感过江之苦,便请他的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一起造桥。   韩湘子造东面一段桥,请八仙来帮忙。韩湘子亲自去凤凰山取石,把石头都变成黑猪,一路赶来,但最后一群猪刚赶到凤南时,给一个孕妇识破,怪叫起来:石头怎会走路!一句话泄破了天机,石头再也赶不动了,因此韩湘子负责的那东面最后几墩没有修起来。   广济和尚造西南一段桥,也请来十八罗汉帮忙。他亲自去桑浦山开取石头,把石头点化成群乌羊,一路赶来。但当最后一群乌羊赶到半路时,碰到当地一个恶霸地主,存心想夺取这些羊,便说:“你这和尚哪来的羊呀!分明是我家的。”广济和尚被纠缠得不耐烦,便说:“既然是你家的羊,便赶到你田里去吧!"地主把羊一齐赶到他自己的田里去,却变成一座座乌石山,把地主的良田压掉了。相传这就是浮洋乌洋山的由来。   因此,最后一批黑猪,乌羊没有及时赶来,中间一段桥便没法修拢。怎么办?天又快亮了。八仙中何仙姑只好将手中的莲花瓣抛向江心 化成十八条梭船;广济和尚一见,立即抛下禅杖,化成一根大藤,把十八只大船拴住,成为浮桥。这样,人们为纪念仙佛合力造桥的功绩,便把此桥既称为“湘子桥”,又叫“广济桥”。


广济桥的故事

济桥的传说
潮州广济桥的每一个桥墩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宋代建成第一个桥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后共延续了300多年。在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在大江上建造这样的大桥,其难度是超乎人们想象的,故潮州民间便流传许多“仙佛造桥”的传说。

据说,韩愈刺潮后,时常登东山门(即今笔架山)游玩。但深感过江之苦,便请他的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一起造桥。





韩湘子造东面一段桥,请八仙来帮忙。韩湘子亲自去凤凰山取石,把石头都变成黑猪,一路赶来,但最后一群猪刚赶到凤南时,给一个孕妇识破,怪叫起来:石头怎会走路!一句话泄破了天机,石头再也赶不动了,因此韩湘子负责的那东面最后几墩没有修起来。

广济和尚造西南一段桥,也请来十八罗汉帮忙。他亲自去桑浦山开取石头,把石头点化成群乌羊,一路赶来。但当最后一群乌羊赶到半路时,碰到当地一个恶霸地主,存心想夺取这些羊,便说:“你这和尚哪来的羊呀!分明是我家的。”广济和尚被纠缠得不耐烦,便说:“既然是你家的羊,便赶到你田里去吧!"地主把羊一齐赶到他自己的田里去,却变成一座座乌石山,把地主的良田压掉了。相传这就是浮洋乌洋山的由来。

因此,最后一批黑猪,乌羊没有及时赶来,中间一段桥便没法修拢。怎么办?天又快亮了。八仙中何仙姑只好将手中的莲花瓣抛向江心 化成十八条梭船;广济和尚一见,立即抛下禅杖,化成一根大藤,把十八只大船拴住,成为浮桥。这样,人们为纪念仙佛合力造桥的功绩,便把此桥既称为“湘子桥”,又叫“广济桥”。

随着历史的变迁,广济桥几经修筑。1958年对全桥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桁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1976年又一次进行扩建成现状。1988年1月,广济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的来由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800年一直作为点评桂林山水景色的不朽名句,但此语出自何人之口却悬而未决。在今天举行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诗作研讨会上,中国诗词、文博专家一致认定:此句出自南宋王正功的诗作。

据桂林博物馆有关人士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句,从清末到20世纪80年代,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它最早起源于宋朝末年李曾伯“桂林山川甲天下”诗句的一音之转,也有的说它是来自于清代金武祥诗中的辞句。

80年代中期,桂林市文物工作者对独秀峰石刻进行全面调查清理,发现一块自明清以来就从来没有被人知道过的摩崖石刻,上面一字不差地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字句,书写者是南宋庆元、嘉泰年间担任过广西提点刑狱并代理静江知府的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王正功,从而结束了百年的不休争论。

当时,这一论断只在桂林的文物工作者和文化名人圈中传播,直到上世纪末,才在桂林旅游界、政界等有关部门中传开。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洪本健说,王正功的诗句及好地凸现出桂林的山青、水秀、洞奇和石美,确立了桂林作为风景旅游城市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地位。


潮州的湘子桥简介!

潮州的湘子桥简介!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闽粤交通要津。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著名古桥。古人有“到潮不到桥,枉向潮州走一遭”之说。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至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后多次修建。2003年,广济桥全面维修,2007年竣工。 广川利涉开新运,杰阁重楼见旧仪。”(饶宗颐先生联语)修复后的广济桥,梁舟结合,联阁重瓴,宛若长龙嬉水,复道行空。其独特之风姿与高雅之造型艺术,令人叹为观止。而桥上琳琅满目的楹联亭匾,更让人恍若置身于诗文书法的艺术长廊中。 最早想到在江上建桥周济民生的是潮州太守曾汪。宋乾道七年,曾汪在浩瀚的韩江中游、州城东门,造巨船为浮桥,自此拉开了广济桥建造的序幕。八百多年前,在水深流急,六百米江面的韩江造桥,这是一个多么豪迈的壮举。 从曾汪开始,潮州的先民,在一任任潮州太守的率领下,孜孜矻矻,造桥不止。至宋开禧二年,凡一百三十五年,广济桥东西桥二十三座桥墩,始告完成。而中流湍流尤急,没办法造墩,只好仍以梭船联结。于是,一座旷世未有、举世无双的集梁桥、拱桥、浮桥为一体的桥梁,龙卧虹跨,出现在八百里烟波浩渺的韩江上。 又一百二十九年后,明宣德十年,潮州知府王源,再一次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并在梁桥之上,建亭屋一百二十六间。因为有了交通、贸易的便利,从此,广济桥便成了一处热闹非凡的桥市。 扩展资料 桥梁专家茅以升曾撰文指出:广济桥“中有一段,用船只连为浮桥,可以解开,让出航道,成为可分可合的活动桥,是我国桥梁史上的一个特例。” 桥上形式各异的亭台楼阁是该桥的一大奇观,因兼作经商店铺,故有“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美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广济桥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四大古桥之一——潮州广济桥

我国各种桥介绍以及名字的来历

  中国古代十大名桥

  内容:
  我国历代能工巧匠所建的桥梁不计其数,流传至今,已成为一种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有十大名桥不可不知。

  五亭桥:位于江苏扬州瘦西湖内,桥基由12条大青石砌成,桥身为拱圈形。由3种不同的圈洞联合,共有15孔,孔孔相通,桥上置有五亭,而且亭之间又以廊相连。

  卢沟桥:坐落在北京广安门西南约10KM之处,该桥因跨越在卢沟桥上因而得名卢沟桥。全桥均用白石建成,两边石栏雕柱各140根,石柱头上雕有蹲伏形态各异石狮子485只。

  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城西大渡河上,以9根铁链铺以木板构成,左右两侧各安两根铁链当扶手,铁链粗如碗口,每根长150M左右,重约1T。

  广济桥:俗称汀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东门外,是我国古代一座集交通集市于一体的综合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可开关的活动式石桥,自古有“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称。

  安平桥:位于福建省晋江县的安海镇,建于宋代,当地人俗称“五里桥”。桥面由7条。大石板铺成,桥头有五层六角砖砌成的宝塔一座,此桥为古代跨度最大的梁式石桥,有“天下无此长桥”的美称。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交河上,为一座空腹式的单孔圆弧石拱桥,桥面宽10M,两边42块桥栏板上,都有精刻的龙兽浮雕。

  十字桥: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15KM的晋祠内。桥梁为十字形,建于鱼沼之上,又名鱼沼飞梁。全桥由立于沼中的34根铁青八角石支撑,柱顶又有柏木斗拱与纵、横梁连接,上铺十字桥面,两侧有汉白玉石栏杆。

  风雨桥:坐落在广西三江县程阳村边的林溪河上,全桥为石墩木面瓦顶结合而成。桥上建有五座宝塔形状的楼亭,可避风雨。整座桥无一铁钉,全用桁槽接,它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十分精致牢固。

  玉带桥:此桥位于北京颐和园内,全桥用汉白玉石建成,拱圈为蛋形,两侧雕刻精美的栏板和望柱,通体洁白、线条流畅。远望犹如一条玉带点缀在碧波粼粼的昆明湖上,被游客赞为“海上仙岛”。

  五音桥:位于河北省东陵顺治帝孝陵神道,此桥两侧装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敲击时能发出叮叮咚咚的悦耳音乐,包罗我国古代声乐中宫、商、角、征、羽五音,所以称此桥为“五音桥”。

  漫话中国古桥


  中国北宋时期的"飞桥"(也称虹桥)北宋张择端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公园1111-1125年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汴水上的虹桥。这座拱式木桥建于宋·庆历间(1041-1048),以三杆构架与四杆构架相间排列,节点贯穿横梁,互相固结,构成板拱:四杆构架的两端嵌固于由巨石叠砌而的台座中,构成无较拱。其特有的结构形式是高度想像力和构思取得的成果,已闻名於世。


  玉带桥 :位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西堤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全桥用汉白玉琢成,主拱圈采用蛋形尖拱,配以双向反弯曲线的桥面,宛如驼峰高耸,玉带票扬,俗称驼背桥。这座桥净跨径11.38米,为取得通航净空,拱矢特高,约7.5米,桥下曾通行小火轮船,供清慈禧游园使用,以纤乡、挺拔、轻巧为其特色。


  永庆桥位于三魁镇战州下溪坪村。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全长33米,宽4.5米,离水面高8米。为伸臂式木廊桥,桥墩青石砌筑,上置二层直角相交的挑梁木,面铺行道桥板,有廊屋12间,明间为二层重檐楼阁,内设扶梯上下,屋面四翼高翘,造型雅朴,是泰顺县优美的古代木廊平桥。


  浙江湖州市南浔宋代古桥通津桥,清嘉庆三年(1798)重建,俗称大桥


  浙江湖州市南浔明代洪济桥,洪济桥明万历时地方志中已有记载,俗称新桥


  三条桥位于羊溪、洲岭二乡界溪上,通寿宁。旧瓦有“贞观”年号。现桥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年重建,解放后县文博部门查旧瓦沿有宋“绍兴”年号(约为1137年)。桥长32米,宽3.96米,高9.55米,单跨21.26米,桥屋单檐如弓,为木拱廊桥结构。


  薛宅桥:始建于明,长51米,宽5.2米,高10.5米,单跨29米,桥屋14间,此桥跨梁长而斜度大,桥头坡度30多,是泰顺县内桥面坡度最大的木拱廊桥,造型古朴,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一书。


  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建于1916年,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有5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桥的两旁镶着栏杆,好似一条长廊;桥中有5个多角塔形亭子,飞檐高翘,犹如羽翼舒展;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桥上两旁还设有长凳供人憩息。


  安济桥位于赵县南门外约3公里的洨河上,为古代中国南北交通要道上的一座单孔石栱桥,是隋大业年间(公元605年至617年)在匠师李春的主持下建造的。赵县古称赵州,古安济桥又称为赵州桥。


  苏州宝带桥全长316.08米,桥面宽4.1米。始建于唐元和十四年(819),因苏州刺史王仲舒为建桥捐助玉宝带而得名。后屡经兴废。明正统十一年(1446)重建。1863年,英国侵略军拆毁该桥大孔,造成北端26桥孔均塌毁。日军侵华时期,曾炸毁南端6孔。1956年,按明代形制规模重修了此桥


  卢沟桥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联拱石桥。卢沟桥工程浩大,建筑宏伟,结构精良,工艺高超,为我国古桥中的佼佼者。桥全长266.5米,桥面宽绰,桥身全用坚固的花岗石建成,下分11个券孔,中间的券孔高大,两边的券孔较小。10座桥墩建在9米多厚的鹅卵石与黄沙的堆积层上,坚实无比。桥墩平面呈船形,迎水的一面砌成分水尖。每个尖端安装着一根边长约26厘米的锐角朝外的三角铁柱,这是为了保护桥墩,抵御洪水和冰块对桥身的撞击,人们把三角铁柱称为“斩龙剑”。在桥墩、拱券等关键部位,以及石与石之间,都用银锭锁连接,以互相拉联固牢。这些建筑结构是科学的杰出创造,堪称绝技。由于桥上石狮多得叫人无法数清楚,因而北京地区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不清”。1961年,文物工作者采用编号的办法,共清点出石狮485头。1984年。又一次核查,查清桥上的石狮多达489头。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早在北宋,我们的先民就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一种直到现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沿着桥梁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


  广济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扼控闽粤,向为交通要津,全长518米。因传说当年“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曾在桥畔的石碑上书“洪水止此”,故此桥又俗称湘子桥。广济桥集梁桥、拱桥、浮桥于本体的建筑风格,在中国桥梁史上独具匠心。并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开合式桥梁”,广济桥是中国古代著名桥梁之一,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历时57年建成,全长515米,分东西两段18墩。中间一段宽约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桥,只用小舟摆渡,时称济州桥。明朝重修,增建六墩,共24墩。桥墩用花岗石块砌成,是中国桥梁建筑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湘子桥的来历是什么?

  韩愈要在恶溪上面造一座大桥,因为水深流急无法施工,便请八仙和广济和尚帮助建造,广济和尚负责西岸工程,八仙负责东岸工程。为了早日把大桥建好,两边仙佛们都施法力,各显神通。
  广济和尚跑到桑埔山来,口中念起符咒,用手一指,只见满山石头都滚动起来,霎时变成一群羔羊。由广济和尚赶往潮州城来。东岸八仙跑去凤凰山,把山上石头变成猪群,也赶向工地。
  八仙人多,分批赶猪,别人都走了,只有铁拐李赶着最后一批猪下山,那知半路碰到一个孝妇在一口坟前啼哭,被这丧气一冲,即时符法失灵,那群乌猪都倒下去变成一座小山,叫做“猪山”。
  广济和尚一人赶羊,顾此失彼,赶到潮州城一点,少了两只羊,急忙跑回头寻找。当他找到了羊又往回赶时,却遇上一个财主,那财主见羊起了不良之心,便对广济和尚说:“这两只羊是我家丢失的。”说完就把二只羊拖走了,财主赶羊经过自已的田里,羊忽然不走了,财主在羊身上抽了一鞭,两只羊变成了两座山头,把财主和他的一百亩地都压在山下。这两座山人们叫它“乌洋山”。
  八仙少了一群猪,广济和尚又掉了二只羊。大桥建到江心,便没有石头可把桥接起来,恶溪两岸照旧还是被水隔断。铁拐李急得直跺脚,结果把东岸桥墩踩低了一角,大家正不知如何是好,只见何仙姑把手中宝莲花抛下,花瓣在江心散开来,变成了十八条梭船,对岸广济和尚看了,急忙丢下手杖,手杖变成了一条长藤,把十八条梭船紧紧连成一条浮桥。
  桥建成了,人们把大桥叫做“湘子桥”。也叫做“广济桥”。


潮州湘子桥在什么位置

位于潮州市的市区东部,在广济楼正对,广济楼又叫东门楼,右接韩山左连东门楼~


潮州湘子桥(广济桥)门票具体详情

门票价格20元,潮州市民凭潮州市身份证享受10元票价,学生证半价。
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东边梁桥长283.35m,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m,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m。中间浮桥长97.3m,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


有潮州湘子桥的详细资料吗?

湘子桥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潮州知军州事曾汪主持建西桥墩,于宝庆二年(1226)完成;绍兴元年(1194),知军州事沈崇禹主持东桥墩,到开禧二年(1206)完成。东西各九墩,前后费时五十六年。因“江心流急湍,深莫能测”,桥终未能合拢。当地官绅以摆渡图利,收取捐税。“虽济以舟,日不能三、四渡,咫尺之限若千里,潮民病涉,莫此为甚”。明宣德十年(1435),潮州知府王源采西湖山石用以修桥,西桥段增至十墩,东桥段增至十三墩,墩高五、六丈,墩面一百多至二百平方米,每墩上建望楼,改名为广济桥。正德八年(1513),复增建一墩一楼,共二十四墩,中间“设舟二十四为浮梁,周以栏盾铁缘,连亘以渡往来”(《广济桥记》)。每条铁链重4000斤,把梭形串连结成浮桥。浮桥可开开闭。打开时可通过大船。后来梭船改为十八只。潮谚有云: “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二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二只锉牛一只溜。”所谓“洲”,即是水中陆地,也就是桥墩。“楼台”即墩上望台。各个楼台格式不同,故说“二十四样”。“锉牛”指雍正年间修桥时铸的铁牛,东西桥段各一只,牛头上铸有“镇桥御水”四字;道光年间一只只铁牛被洪水冲走,故云“一只溜”。 至于“广济桥”怎么又变成“湘子桥”呢?有两种说法,都和神仙传说有关。一说桥是湘灵(湘水之神)架起的,故名“湘桥”。杨凇的《湘桥春涨》诗云:“一桥横亘锁烟汀,急溜朝宗去不停;春水依然仙迹杳,行人犹自说湘灵.”一说桥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所建,故名湘子桥。 关于韩湘子,也有两种说法。一说韩湘子就是韩愈的侄孙韩湘。《列仙全传》“韩湘子“条云:”字清夫,韩文公之犹子也,落魄不羁,遇纯阳先生,因从游,登桃树堕死而尸解。来见文公。文公勉之学。湘曰:“湘之所学与公异……”。《青琐高议》云:“字清夫,愈侄……,尝于愈前聚土覆盆,良久现碧云二朵,叶间有小字云: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愈不解诗意。湘曰:事久可验。后愈贬潮阳,中途遇雪,湘忽冒雪而来。曰,忆花上句乎?乃今日事也。”酉阳杂俎》亦载其事。另一说则认为这个字清夫的“神仙”韩湘子,不是韩愈的侄孙韩湘,而是另一个人。《随园随笔》云:“湘乃会昌三年进士,非好道者,其好道者别是一族子”。韩湘是韩愈之侄韩老成(即“十二郎”)的长子,字北渚,韩愈贬潮州时,韩湘与其弟滂皆侍行。韩愈集中存宿曾江口(广东增城)示侄孙湘诗二首。会昌三年(843)中了进士。他和那个字清夫的韩湘子是两个人。 从前,湘子桥东头有石刻 “洪水止此”四字,传说是韩湘写的。康熙二十四年修桥时除去此碑,雍正年间代理知府张云浦借“韩湘子”之名扶乩,重刻“洪水止此”碑,并建湘子庙于桥上。后人就习称这桥为湘子桥。“湘子桥”名字很美,有古味,有神仙味,慢慢被人们接受了,“广济桥”反而很少提及了。桥的建成,托名神仙之力,其实是古代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智慧与辛劳的结晶;亦见工程之艰巨,殆非人力所能为。至于帮助建桥的“神仙“,究是湘水之神,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还是韩愈的侄孙韩湘,就大可不必去深究了


在揭阳要去潮州湘子桥怎么走

在官硕车站坐公交车或的士到枫溪车头,再转12路公交到城新西路的开元路口下车,一直走开元路就可到。或到韩江大桥(南桥)下车,走滨江长廊过去。


湘子桥的传说是什么?

有两种说法,都和神仙传说有关。一说桥是湘灵(湘水之神)架起的,故名“湘桥”。杨凇的《湘桥春涨》诗云:“一桥横亘锁烟汀,急溜朝宗去不停;春水依然仙迹杳,行人犹自说湘灵.”一说桥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所建,故名湘子桥。关于韩湘子,也有两种说法。一说韩湘子就是韩愈的侄孙韩湘。《列仙全传》“韩湘子“条云:”字清夫,韩文公之犹子也,落魄不羁,遇纯阳先生,因从游,登桃树堕死而尸解。来见文公。文公勉之学。湘曰:“湘之所学与公异……”。《青琐高议》云:“字清夫,愈侄……,尝于愈前聚土覆盆,良久现碧云二朵,叶间有小字云: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愈不解诗意。湘曰:事久可验。后愈贬潮阳,中途遇雪,湘忽冒雪而来。曰,忆花上句乎?乃今日事也。”酉阳杂俎》亦载其事。另一说则认为这个字清夫的“神仙”韩湘子,不是韩愈的侄孙韩湘,而是另一个人。《随园随笔》云:“湘乃会昌三年进士,非好道者,其好道者别是一族子”。韩湘是韩愈之侄韩老成(即“十二郎”)的长子,字北渚,韩愈贬潮州时,韩湘与其弟滂皆侍行。韩愈集中存宿曾江口(广东增城)示侄孙湘诗二首。会昌三年(843)中了进士。他和那个字清夫的韩湘子是两个人。从前,湘子桥东头有石刻 “洪水止此”四字,传说是韩湘写的。康熙二十四年修桥时除去此碑,雍正年间代理知府张云浦借“韩湘子”之名扶乩,重刻“洪水止此”碑,并建湘子庙于桥上。后人就习称这桥为湘子桥。“湘子桥”名字很美,有古味,有神仙味,慢慢被人们接受了,“广济桥”反而很少提及了。桥的建成,托名神仙之力,其实是古代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智慧与辛劳的结晶;亦见工程之艰巨,殆非人力所能为。

潮州广济桥的传说

潮州广济桥的传说

1、仙佛造桥 唐代韩愈来潮州后,为了沟通两岸,请他的侄孙韩湘子等八仙与潮州的广济和尚分东西斗法造桥。由于中途法力失效,致中间一段未能连接,由广济和尚用禅杖和八仙之何仙姑用莲花化作巨缆和十八只梭船连接起来,因此分别称桥名为“湘子桥”和“广济桥”。 在他们法力失效的地方就有羊变成的“乌洋山”(浮洋镇)和猪变成的“猪山”(磷溪镇)。 2、王源除怪石 王源是明宣德七年主持大规模修桥的潮州知府,并在桥上建“廿四楼台”而有“江南第一桥”之誉。由于建桥需大量石料,此时传葫芦山上出有2块怪石,使潮城经常有火灾和诉讼。于是他亲自带人上山,带头砸下2块怪石,并题下了除怪石诗。 3、吴府公祭水 吴府公是清代道咸年间的潮州知府吴均,某年因韩江水涨淹上城墙,潮城危急,他在东门楼上祭水,乞求水退,但水始终没退,于是他把自己的官帽、官服投于水中,表示与城共存亡。说也奇怪,此时洪水就退了。 扩展资料: 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是我国古桥的孤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河北的赵州桥、福建的洛阳桥、北京的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夕广济桥已是残破不堪,1958年对全桥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 2003年10月,广济桥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济桥

广济桥/湘子桥的传说

[传说典故]湘子桥第一张照片的故事(图) 2009-1-9 11:37:37 来源:《潮州》1992年第3期 作者:郑培丰 庄义青 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的潮州湘子桥(其他三座为赵州桥、芦沟桥、洛阳桥),不但历史悠久,建筑壮观,而且洲梁与浮梁相结合,桥道和桥市相结合,具有独特的功能与风貌。从宋代初建时起,著名诗人杨万里便有“玉壶冰底卧青龙,海外三山堕眼中”的题咏。 名桥的不同命运 若问汤姆逊为什么要冒着性命危险来拍摄湘桥照片呢?他是这样说的:“潮州韩江桥也许是中国的一条最值得提的桥梁。它和伦敦老桥一样,它们都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可供居民做生意的地方。”原来他的着眼点在“桥市”。湘子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桥市确实堪称中国第一,也是世界所罕见的。上面已提到,明宣德期间王源在桥上建造的126亭屋和24座桥楼,不可能只是单纯为了点缀景观和遮蔽风雨,而是当时的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已经有了最新的萌芽。潮州人利用桥屋来做生意也许比大街通蔺更有利于招徕和流通。到了清代,商品物资交流更是进一步活跃。潮州府城人口稠密,士商富足,湘桥桥市更为繁荣。丘逢甲在《广济桥》(即湘子桥)诗中便写出了“五州鱼菜行官帖,两岸莺花集妓蓬”、“涨痕雨急三门信,夹道风喧百果香”的情景。五州是指潮州、嘉应州、汀州、赣州、宁州,这么广阔地区的食盐、鱼盐均由桥市发运,称为“桥盐”,一年税额高达16万两白银。至于“百果香”一句,丘氏自注说“卖果者千筐万篓毕集于桥”。看来桥市有向专业化市场发展的趋势。当时,不但桥面上熙熙攘攘,油栏画槛,桥下江湄,还有成列的“花艇”,称为“六篷船”,(赵翼《詹曝杂记》写作绿逢船)。有的船布置清雅,蛋家姑才貌出众,竟可与珠江花艇媲美。真是“春水三篙湘子渡,红栏一曲女儿花。”(《韩江记》)。这也是当年桥市生活繁华的一个侧面写照。 汤姆逊先生将湘子桥与伦敦桥相提并论自有他的见地和道理的。除了桥上做生意这一点相似外,伦敦桥也是举世闻名的古桥。其前身木桥比湘子桥还古老。公元1176年开始改建成石桥有条有理,这又与湘桥初建石洲大致同时。石桥时代,上面建有房舍和教堂,后来陆续拆除。至19世纪,改建成一座五拱花岗岩大石桥,长度约为湘桥三分之二,宽度则超过湘桥石洲。这就是汤姆逊所指的此名桥“提供了可供市民做生意的地方”。它也是泰晤士河第一桥。令人不敢置信的是到了1968年,“桥上做生意”竟变为“做桥的生意”。伦敦桥被作价卖给美国阿利桑那州的哈瓦苏湖城,全部被拆御装运出国。恐怕这是汤姆逊先生做梦也想不到的。同样是他所始料不到的是他当年冒着风险拍摄下来的湘桥照片,今天却成为潮州人修复湘桥旧景观的难得参证。这岂非“桥”的命运,也与世人一样,有衰旺穷通之别么。笔者以为这也许给人们一点什么启示吧!


湘子桥的故事什么吗

至于“广济桥”怎么又变成“湘子桥”呢?有两种说法,都和神仙传说有关。一说桥是湘灵(湘水之神)架起的,故名“湘桥”。杨凇的《湘桥春涨》诗云:“一桥横亘锁烟汀,急溜朝宗去不停;春水依然仙迹杳,行人犹自说湘灵.”一说桥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所建,故名湘子桥。 关于韩湘子,也有两种说法。一说韩湘子就是韩愈的侄孙韩湘。《列仙全传》“韩湘子“条云:”字清夫,韩文公之犹子也,落魄不羁,遇纯阳先生,因从游,登桃树堕死而尸解。来见文公。文公勉之学。湘曰:“湘之所学与公异……”。《青琐高议》云:“字清夫,愈侄……,尝于愈前聚土覆盆,良久现碧云二朵,叶间有小字云: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愈不解诗意。湘曰:事久可验。后愈贬潮阳,中途遇雪,湘忽冒雪而来。曰,忆花上句乎?乃今日事也。”酉阳杂俎》亦载其事。另一说则认为这个字清夫的“神仙”韩湘子,不是韩愈的侄孙韩湘,而是另一个人。《随园随笔》云:“湘乃会昌三年进士,非好道者,其好道者别是一族子”。韩湘是韩愈之侄韩老成(即“十二郎”)的长子,字北渚,韩愈贬潮州时,韩湘与其弟滂皆侍行。韩愈集中存宿曾江口(广东增城)示侄孙湘诗二首。会昌三年(843)中了进士。他和那个字清夫的韩湘子是两个人。 从前,湘子桥东头有石刻 “洪水止此”四字,传说是韩湘写的。康熙二十四年修桥时除去此碑,雍正年间代理知府张云浦借“韩湘子”之名扶乩,重刻“洪水止此”碑,并建湘子庙于桥上。后人就习称这桥为湘子桥。“湘子桥”名字很美,有古味,有神仙味,慢慢被人们接受了,“广济桥”反而很少提及了。桥的建成,托名神仙之力,其实是古代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智慧与辛劳的结晶;亦见工程之艰巨,殆非人力所能为。至于帮助建桥的“神仙“,究是湘水之神,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还是韩愈的侄孙韩湘,就大可不必去深究了


湘子桥的故事什么吗?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东门外,为古代闽粤交通要道。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为中国第一座启闭式浮桥 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初为浮桥,由浮船连结而成,初名康济桥。后自两岸向江心逐墩修筑,至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建成23墩[4]。 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潮州知府王源主持大桥重修,于桥上修筑楼阁12座,桥屋126间,并统一名称为广济桥。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知府谭伦增建一墩;嘉靖九年,减船六只,形成目前十八梭船廿四洲风格[4]。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时任知府张自谦再修,并铸鉎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洪水,东墩鉎牛坠入江中[2]。有此民谣道:“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4]。桥全长约520米,现存古桥墩21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 1958年,当地政府对大桥做了全面的修理与加固。2003年至2007年,对广济桥按照最辉煌时期的明代进行了修复,恢复了“十八梭船”的启闭式浮桥,修复了桥上的12座楼阁和18座亭屋,并加上匾额与对联,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桥全长约520米,现存古桥墩21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间有所谓“仙佛造桥”的传说。大意是,某一天韩湘子(代表道教)和广济和尚(代表佛教)斗法,韩湘子从江的东岸往西修,广济和尚则从西岸往东修,看哪一家建成的桥墩多。桥即将合龙的半夜时分,广济和尚为加快进度将石材化作黑色的羊(乌羊),赶着石材往江边,韩湘子则模仿公鸡晨啼,羊复原为石材不再行走,化作了潮州城西郊的乌洋山。不久后天亮,比赛结束,于是桥没有合龙,江心没有桥墩,只能用梭船连接。因为两家都有作弊行为,这场比赛也算不分胜负,于是桥有两个名字:江东岸的居民称之为“湘子桥”,西岸的则称之为“广济桥”。


湘子桥的传说

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的东门外,初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也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河北赵州桥、 泉州洛阳桥、北京芦沟桥 并称 中国四大古桥。
湘子桥全长500余米,东岸桥墩13座,西岸桥墩11座。由于“中流警湍尤深 湘子桥
,不可为墩”,中间只能用18只梭船并排构成一列横队,用铁索连成浮桥。每遇洪水或要通船,可解掉系船铁索,移开梭船,变成开闭式浮梁桥。这就是“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由来。江面上矗立这巨大桥墩,就像一艘艘威武的大船,挡住了滚滚急流。桥墩精巧之处,就在于全部用石块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不加灰浆,只用卯契合。桥上原有24座望桥,桥面用石板铺架,石条大得惊人,约有10米长,1米厚。在没有起重机等设备的古代,再加上韩江上下游水位相差很大,有“急流如马骋”之说,要安装这么大的石梁,建桥的艰辛可想而知。湘子桥奇特别致的结构,集梁桥、拱桥、浮桥等形式于一体,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这座充满神奇的大桥,每一个桥墩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宋代建成 湘子桥
第一个桥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后共延续了300多年。在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在大江上建造这样的大桥,其难度是超乎人们想象的,故潮州民间便流传许多“仙佛造桥”的传说。   据说,韩愈刺潮后,时常登东山门(即今笔架山)游玩。但深感过江之苦,便请他的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一起造桥。   韩湘子造东面一段桥,请八仙来帮忙。韩湘子亲自去凤凰山取石,把石头都变成黑猪,一路赶来,但最后一群猪刚赶到凤南时,给一个孕妇识破,怪叫起来:石头怎会走路!一句话泄破了天机,石头再也赶不动了,因此韩湘子负责的那东面最后几墩没有修起来。   广济和尚造西南一段桥,也请来十八罗汉帮忙。他亲自去桑浦山开取石头,把石头点化成群乌羊,一路赶来。但当最后一群乌羊赶到半路时,碰到当地一个恶霸地主,存心想夺取这些羊,便说:“你这和尚哪来的羊呀!分明是我家的。”广济和尚被纠缠得不耐烦,便说:“既然是你家的羊,便赶到你田里去吧!"地主把羊一齐赶到他自己的田里去,却变成一座座乌石山,把地主的良田压掉了。相传这就是浮洋乌洋山的由来。   因此,最后一批黑猪,乌羊没有及时赶来,中间一段桥便没法修拢。怎么办?天又快亮了。八仙中何仙姑只好将手中的莲花瓣抛向江心 化成十八条梭船;广济和尚一见,立即抛下禅杖,化成一根大藤,把十八只大船拴住,成为浮桥。这样,人们为纪念仙佛合力造桥的功绩,便把此桥既称为“湘子桥”,又叫“广济桥”。


潮州湘子桥为什么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湘子桥又称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安县潮州镇东,横跨韩江。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潮州知军州事曾汪主持建西桥墩,于宝庆二年(1226)完成。绍兴元年(1194),知军州事沈崇禹主持东桥墩,到开禧二年(1206)完成。全桥历时57年建成,全长515米,分东西两段18墩,中间一段宽约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桥,只用小船摆渡,当时称济州桥。明宣德十年(1435年)重修,并增建五墩,称广济桥。正德年间,又增建一墩,总共24墩。桥墩用花岗石块砌成,中段用18艘梭船联成浮桥,能开能合,当大船、木排通过时,可以将浮桥中的浮船解开,让船只、木排通过。然后再将浮船归回原处。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广济桥上有望楼,为我国桥梁史上所仅见。广济桥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属于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中国桥梁建筑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广济桥的一只鉎牛是怎么没啊?

鉎牛2只,牛身上镌有“镇桥御水”四字。分别置于西桥第八墩和东桥第十二墩。道光二十二年洪水,东墩鉎牛坠入江中


中国四大古桥之一——仙子桥是谁造的??

湘子桥即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 广济桥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淳熙元年间(1174年)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炜重修之,并创杰阁于西岸,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至绍定元年(1194年)历五十四年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了允元建造的规模最大、功绩最著而改称西桥为“丁公桥”。 绍熙五年门 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东岸”,筑“盖秀亭”,并称东桥为‘济川桥’,接着,太守陈宏规、林骠、林会相继增筑,至开禧二年(1206年)历时十二年,建成桥墩十三座。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结之,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广济桥又有诸多兴废,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计长八十六文;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并于桥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间”,更名为“广济桥”。 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谭纶又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 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并铸生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道光二十二年门(1842年)洪水,东墩铁牛坠入江中。故有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 二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二只铁牛一只溜”。 梁舟结合的格局,使广济桥形成了自己的三大特点: 第一、“十八梭般廿四洲” 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其东、西段是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这简直是一道妙不可言的风景线。清乾隆间有诗赞道:“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湘桥春涨”因而列“潮州八景”之首。从结构上说,梁舟结合,实开世界上启闭式桥梁之先河。启闭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航、排洪,正如《粤囊》记载:“潮州东门外济川桥……晨夕两 开,以通舟棋。”而每当韩江发洪水,又可解开浮桥,让汹涌澎湃的洪流倾泻。还有关卡的作用,“郡县以广济桥为盐船所必经,乃始榷取盐税”。后来,上级甚至派人与潮州府共管,方志有载:“清雍正三年(1725),由盐运同驻潮州与知府分管桥务,东岸属运同掣放引盐,西岸属潮州府稽查关税。” 第二、“廿四楼台廿四样” 广济桥草创阶段,便有筑亭、“覆华屋”于桥墩上的举措,并冠以“冰壶”、“玉鉴”等美称。明宣德年间,知府王源除了在5OO多米长的桥上建造百二十六间亭屋之外,还在各个桥墩上修筑楼台,并分别以奇观、广济、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涉川、右通、左达、济川、云衢、冰壶、小蓬莱、凤麟洲、摘星、凌波、飞虹、观滟、浥翠、澄鉴、升仙、仰韩为名。至此,桥楼之设,乃造其极。诚如明代李龄在《广济赋》中所云:“方文一楼、十丈一阁,华税彤撩,雕榜金桷,曲栏横槛,丹漆黝垩,鳞瓦参差,檐牙高啄……”古代岭南风雨桥是常见的,但规模如此之大,形式如此之多,装饰如此之美,确实是世罕其匹。 第三、“一里长桥一里市” 广济桥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枢纽所在,桥上又有众多的楼台,因此,很快便成为交通、贸易的中心,成为热闹非凡的桥市。天刚破晓,江雾尚未散尽,桥上已是“人语乱鱼床”了。待到晨曦初露,店铺竞先开启,茶亭酒肆,各色旗幡迎风招展,登桥者抱布贸丝,问卦占卜,摩肩接踵,车水马龙,正如李龄《广济桥赋》所描写的:‘诺夫殷雷动地,轮蹄轰也;怒风搏浪,行人声也;浮云翳日,扬沙尘也;向遏行云,声报林木,游人歌而驿客吟也;凤啸高冈,龙吟瘴海,士女嬉而萧鼓鸣也;楼台动摇,云影散乱,冲风起而波浪惊也……”活脱脱地就像一幅活动的《清明上河图》。无怪乎,游客会闹出了“到了湘桥问湘桥” 的笑话。 广济桥的夜色又别有一番情趣:“吹角城头新月白,卖鱼市上晚灯红。猜拳蛋艇犹呼酒,挂席盐船恰驶风。”明月初上的广济桥,酒肆中灯笼高悬,蛋艇里猜拳行令,妓篷中丝竹细语,真是“万家连舸一溪横,深夜如闻鼙鼓鸣”,待到“遥指渔灯相照静”,已是“海氛远去正三更”。 这座充满神奇的大桥,每一个桥墩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宋代建成第一个桥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后共延续了300多年。在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在大江上建造这样的大桥,其难度是超乎人们想象的,故潮州民间便流传许多“仙佛造桥”的传说。 据说,韩愈刺潮后,时常登东山门(即今笔架山)游玩。但深感过江之苦,便请他的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一起造桥。 韩湘子造东面一段桥,请八仙来帮忙。韩湘子亲自去凤凰山取石,把石头都变成黑猪,一路赶来,但最后一群猪刚赶到凤南时,给一个孕妇识破,怪叫起来:石头怎会走路!一句话泄破了天机,石头再也赶不动了,因此韩湘子负责的那东面最后几墩没有修起来。 广济和尚造西南一段桥,也请来十八罗汉帮忙。他亲自去桑浦山开取石头,把石头点化成群乌羊,一路赶来。但当最后一群乌羊赶到半路时,碰到当地一个恶霸地主,存心想夺取这些羊,便说:“你这和尚哪来的羊呀!分明是我家的。”广济和尚被纠缠得不耐烦,便说:“既然是你家的羊,便赶到你田里去吧!"地主把羊一齐赶到他自己的田里去,却变成一座座乌石山,把地主的良田压掉了。相传这就是浮洋乌洋山的由来。 因此,最后一批黑猪,乌羊没有及时赶来,中间一段桥便没法修拢。怎么办?天又快亮了。八仙中何仙姑只好将手中的莲花瓣抛向江心 化成十八条梭船;广济和尚一见,立即抛下禅杖,化成一根大藤,把十八只大船拴住,成为浮桥。这样,人们为纪念仙佛合力造桥的功绩,便把此桥既称为“湘子桥”,又叫“广济桥”。 “湘桥春涨”是“潮州八景”之一:时当暮春三月,韩江水涨,河面增阔,湘子桥东西段中间十八梭船连成一线,真似长龙卧波。观上游两岸的滴翠竹林,下游仙洲盛开的桃花和沿江的绿柳都象浮在水面,景色宜人,一似三湘。这一番景致在清乾隆进士郑兰枝盛传海内外的“潮州八景”诗中,描绘得绝妙:“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激石雪飞梁上冒,惊涛声彻海门潮。鸦洲涨起翻桃浪,鳄渚烟深濯柳条。一带长虹三月好,浮槎几拟到云霄。” 随着历史的变迁,广济桥几经修筑。1958年对全桥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桁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1976年又一次进行扩建成现状。1988年3月,广济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国现有四大古桥,其中哪座位于广东潮州?

我国现有四大古桥,其中哪座位于广东潮州?

我国现有四大古桥,广济桥位于广东潮州。 广济桥,即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区著名文物旅游胜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是我国古桥的孤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河北的赵州桥、福建的洛阳桥、北京的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扩展资料: 潮州的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与别处的桥不一样,这座桥,是韩江上一座海市蜃楼一样的画桥。 从韩江的滨江长廊望出去,西边的十一座桥墩,屹立着十一座翘檐高脊的亭台,东边的十三座桥墩,矗立着十三座斗拱嵯峨的楼阁,中间是用十八艘梭船拼串起来的浮桥。民谣这样唱: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鉎牛一只溜。 韩江是南中国一条独标一格的河流,她从闽西北赣东南的崇山峻岭流下来,流经了汀州、赣州、梅州和潮州,这里是客家人与潮州人,是中国南方两个重要民系的聚居地,是中原文化在南方的迁播区和繁衍区。 汀江水和梅江水,浩浩荡荡地流下来,流到了大埔的三河坝,汇入到滚滚向南的韩江来。在经济技术落后的古时候,韩江上的广济桥,是闽西、赣南、粤东三省边,二十二县生民的向往和传说。 最早想到在江上建桥周济民生的是潮州太守曾汪。宋乾道七年,曾汪在浩瀚的韩江中游、州城东门,造巨船为浮桥,自此拉开了广济桥建造的序幕。八百多年前,在水深流急,六百米江面的韩江造桥,这是一个多么豪迈的壮举。 从曾汪开始,潮州的先民,在一任任潮州太守的率领下,孜孜矻矻,造桥不止。至宋开禧二年,凡一百三十五年,广济桥东西桥二十三座桥墩,始告完成。 而中流湍流尤急,没办法造墩,只好仍以梭船联结。于是,一座旷世未有、举世无双的集梁桥、拱桥、浮桥为一体的桥梁,龙卧虹跨,出现在八百里烟波浩渺的韩江上。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广济桥记

我国现有四大古桥,其中位于广东潮州是哪座?

我国现有四大古桥,其中位于广东潮州是哪座?

位于广东潮州是广济桥。又称湘子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 广济桥位于潮州古城的东门外,初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也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河北赵州桥、 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 广济桥全长500余米,东岸桥墩13座,西岸桥墩11座。由于“中流警湍尤深 ,不可为墩”,中间只能用18只梭船并排构成一列横队,用铁索连成浮桥。每遇洪水或要通船,可解掉系船铁索,移开梭船,变成开闭式浮梁桥。这就是“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由来。 江面上矗立这巨大桥墩,就像一艘艘威武的大船,挡住了滚滚急流。桥墩精巧之处,就在于全部用石块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不加灰浆,只用卯契合。桥上原有24座望桥,桥面用石板铺架,石条大得惊人,约有10米长,1米厚。广济桥奇特别致的结构,集梁桥、拱桥、浮桥等形式于一体,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扩展资料 赵州桥 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建于隋朝开皇十一年至开皇十九年(公元591年-599年)之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 洛阳桥 位于洛阳口,距福建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34米,宽7米。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其“筏型基础”、“种蛎固基法”,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卢沟桥 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外国人都称它为“马可波罗桥”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湘子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州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阳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卢沟桥

广济桥的简介 (潮州的

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 广济桥
[1]城山,景色壮丽迷人。   广济桥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曾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中国多处地方都有名为“广济桥”的桥梁建筑,其中广东省潮州市广济桥最为著名。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市东门外,为古代闽粤交通要道。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为中国第一座启闭式浮桥。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 淳熙元年间(1174年)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炜重修之,并创杰阁于西岸,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至绍定元年(1194年)历五十四年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丁允元建造的规模最大、功绩最著而改称西桥为“丁公桥”。 卢沟桥
绍熙五年 (1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东岸”,筑“盖秀亭”,并称东桥为‘济川桥’,接着,太守陈宏规、林骠、林会相继增筑,至开禧二年(1206年)历时十二年,建成桥墩十三座。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结之,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广济桥又有诸多兴废,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计长八十六文;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并于桥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间”,更名为“广济桥”。   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谭纶又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   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并铸造牲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道光二十二年门(1842年)洪水,东墩铁牛坠入江中。   故有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二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二只牲牛一只溜”。


求一篇潮州广济桥的英文介绍

Xiang Zi Bridge, across the Hanjiang River, Chaozhou City, East Gate is located in front of the building to the east of Beacon Hill Hanshan Teachers College under the former. Trunk road was built in seven years,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71). Long bridge is 566 meters (one said 517.95 meters), a 20-hole, the bridge width 11 meters. Bridge East and West since ancient times, two beams formed by a pier erected in the middle depth of flow of acute Once-limited conditions, coupled with the shipping needs, using wooden planks covered with erection formed as a hoist floating bridge, and therefore, "18 shuttle boat Niansi Island, "said. Xiang Zi Bridge has therefore become one of China's four bridges, but also China's first open and close style stone bridge. In January 1988, was the State Department as state-leve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Xiang Zi Bridge has lasted for 832 years,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today devoted a lot of local officials and the people of Chaozhou efforts, several building expansion of maintenance, can be preserved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reby also make it appear a number of name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Kang Ji-Bridge: According to "Yongle Dadian" 5343 Bridge Road volume containing: "" San-Yang Chi ": those from the east into the wide, to a river, blocking tidal sand flat Mizuochi, a reed navigable, rain accumulation up river, then the wave emergency while the coast between those two is far ... ... ... ... artery disease of seven years (1171), prefect boat have been made public and Wang Nai-beams, 80 are six in order to access the river east and west coasts, and Zhi Shi Zhou Yu in order to rope its potential, the root of their site, where the Mitsukoshi month in respect of, the name 'Hong Ji-bridge'. "
Ding Hou Bridge: According to "Yongle Dadian" 5343 Bridge Road volume set: "... ... has been unitary (ie,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1189 AD, Chun Xi sixteen years) Ding Yuan Xiu fuliang fair, since the West Bank increased to eight, four continents, interactive in order to Caine wood, covered with Chinese houses, Yue 'Ding Hou bridge'. "
Dinggong Bridge: According to Jao Tsung-I "Guang Ji Bridge Zhi" contains: "... ... Zhi-jun DING Yun-yuan state of things Changzhou West Bank, also owned by Dan Zhou 4, beams and houses, China sign 'Dinggong Bridge'."
Ji-Chuan Bridge: According to "integra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books, Chaozhou Prefectur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Examination" contains: "Guangji east across the bridge on the Hanjiang River, Kwong nijo, 180 ten feet long, the old name of 'Chi Chuan'." And "Yongle Dadian" 5343 Bridge Road volume set: "Southern Song Dynasty Qingyuan two years (1196), Chen know the state regulations, benefits the east coast of continents 2, statements such as Ding Hou frame bridge, and by extension, Yue 'Chi River Bridge'."
Guangji Bridge: According to Ms. Kuo Chun-ming Chen, "Chaozhou Prefecture Zhi" contains: "Guangji cross Hanjiang River Bridge in the east ... ... Daming Xuande, the prefect WANG Yuan tired and stone piers, 20 have three, and six kiosks house Baier Shi , is not available for the pier, built 20 boats, four, in order to Fuliang, but this one. " According to YAO straight "Guang Ji Bridge in mind," said they "changed its name to the bridge reads 'Guangji', to take economic 100 Guangdong's people, its function is also great." Also, according to Jao Tsung-I "Guang Ji Bridge" carries "vulgar rumors ... ... Sai Chau, its highest level since Guangji monks, hence the name 'Guang-Ji'. Ran Guang-Ji Li solid for justice in the crossing, and the monks do not have their human Guangji township China Multi-image of God's worship, which falsely identified lack of jump in particular. "
Xiang Zi Bridge: According to Jao Tsung-I "Guang Ji Bridge" carries: "folk mass originated from the Han Xiangzi bridge-building, because temple worship in East Island (that is, Qiaodong) the first, but said the bridge reads' Xiang Zi Bridge ', or simply' Xiangqiao '. Liusu legend, so far not to easy to carry on. " This means that incorrectly relay erroneous messages legend, folk believed her, and the name of de facto, it is difficult to change.
Xiangqiao: According to Jao Tsung-I "Guang Ji Bridge Zhi" contains: "... ... the bridge reads 'Xiang Zi Bridge', or simply 'Xiangqiao'." Chaozhou, one of the eight scenic spots "Xiangqiao spring up" that is the consequent.
Floating Bridge: According to Jao Tsung-I "Guang Ji Bridge" carries: "is a stone bridge was built in the river, the words geography Zhe Yue, Han Shan Yu Mo, since the cross-Jiangxi Qiaodong village to the bridge into paragraphs, stone root contraction, such as lines, pier Maude and kin, because interruption of the pontoon to ferry, so also known as 'floating bridge'. "
Yuejin Bridge: According to Paul Liao, chief editor of "Chaozhou" carries: "In 1958, out of the transport needs of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Bureau of Transportation grant 900,000 yuan, the local people's governmen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original bridges to change the pattern of the original floating bridge Part three holes into steel trusses, and two high-pile piers desktop. reconstructed Guangji Bridge (Xiang Zi Bridge), once said that 'leap-bridge', "because in 1958 launched a nationwide" Great Leap Forward, "hence the name.


潮汕的湘子桥是由什么得名

民间传说 传说之一“仙佛造桥”。即唐代韩愈来潮州后,为了沟通两岸,请他的侄孙韩湘子等八仙与潮州的广济和尚分东西斗法造桥。由于中途法力失效,致中间一段未能连接,由广济和尚用禅杖和八仙之何仙姑用莲花化作巨缆和十八只梭船连接起来,因此分别称桥名为“湘子桥”和“广济桥”。


潮州市湘子桥门票哪里有免费的?要去哪里拿??

免费,只须潮州市本地户口,带身份证到金龙大酒店---1楼领取。以前是收费的,现在免费。


湘子桥在哪?

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的东门外,初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也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河北赵州桥、 泉州洛阳桥、北京芦沟桥 并称 中国四大古桥


广济桥在哪个省份的

广济桥在广东潮州

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市东门外,在韩江之上,古为沟通韩江两岸的重要桥梁。为古代闽粤交通要道。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浮桥。


潮州风景湘子桥有什么特点

特点是两边桥墩,中间有时船只。“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这首歌谣描写的就是湘子桥的特点。但是门票太贵了,我去了好几次都是在外面远远地看了一下


潮州湘子桥免费门票去哪拿

南桥金龙食府


请问潮州湘子桥经历几次修建?

2次。
1958年为了使湘子桥能发挥更大的交通作用,政府在桥上铺上了水泥桥面浮动部分改为铁桥。
2003年10月开始启动湘子桥修复旧貌工程。


为什么要建造湘子桥

  湘子桥   湘子桥即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   广济桥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淳熙元年间(1174年)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炜重修之,并创杰阁于西岸,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至绍定元年(1194年)历五十四年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了允元建造的规模最大、功绩最著而改称西桥为“丁公桥”。   绍熙五年门 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东岸”,筑“盖秀亭”,并称东桥为‘济川桥’,接着,太守陈宏规、林骠、林会相继增筑,至开禧二年(1206年)历时十二年,建成桥墩十三座。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结之,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广济桥又有诸多兴废,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计长八十六文;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并于桥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间”,更名为“广济桥”。   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谭纶又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   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并铸生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道光二十二年门(1842年)洪水,东墩铁牛坠入江中。故有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   二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二只铁牛一只溜”。   梁舟结合的格局,使广济桥形成了自己的三大特点:   第一、“十八梭般廿四洲”   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其东、西段是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这简直是一道妙不可言的风景线。清乾隆间有诗赞道:“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湘桥春涨”因而列“潮州八景”之首。从结构上说,梁舟结合,实开世界上启闭式桥梁之先河。启闭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航、排洪,正如《粤囊》记载:“潮州东门外济川桥……晨夕两   开,以通舟棋。”而每当韩江发洪水,又可解开浮桥,让汹涌澎湃的洪流倾泻。还有关卡的作用,“郡县以广济桥为盐船所必经,乃始榷取盐税”。后来,上级甚至派人与潮州府共管,方志有载:“清雍正三年(1725),由盐运同驻潮州与知府分管桥务,东岸属运同掣放引盐,西岸属潮州府稽查关税。”   第二、“廿四楼台廿四样”   广济桥草创阶段,便有筑亭、“覆华屋”于桥墩上的举措,并冠以“冰壶”、“玉鉴”等美称。明宣德年间,知府王源除了在5OO多米长的桥上建造百二十六间亭屋之外,还在各个桥墩上修筑楼台,并分别以奇观、广济、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涉川、右通、左达、济川、云衢、冰壶、小蓬莱、凤麟洲、摘星、凌波、飞虹、观滟、浥翠、澄鉴、升仙、仰韩为名。至此,桥楼之设,乃造其极。诚如明代李龄在《广济赋》中所云:“方文一楼、十丈一阁,华税彤撩,雕榜金桷,曲栏横槛,丹漆黝垩,鳞瓦参差,檐牙高啄……”古代岭南风雨桥是常见的,但规模如此之大,形式如此之多,装饰如此之美,确实是世罕其匹。


潮州湘子桥为什么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潮州湘子桥为什么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因为湘子桥奇特别致的结构及其特殊的意义。 潮州湘子桥,又称广济桥,即潮州广济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广东省潮州古城的东门外,初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 湘子桥奇特别致的结构,集梁桥、拱桥、浮桥等形式于一体,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它是中国第一也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河北赵州桥、 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并称 中国四大古桥。是潮汕地区著名文物旅游胜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湘子桥的传说: 据说,韩愈刺潮后,时常登东山门(即今笔架山)游玩。但深感过江之苦,便请他的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一起造桥。 韩湘子造东面一段桥,请八仙来帮忙。韩湘子亲自去凤凰山取石,把石头都变成黑猪,一路赶来,但最后一群猪刚赶到凤南时,给一个孕妇识破,怪叫起来:石头怎会走路!一句话泄破了天机,石头再也赶不动了,因此韩湘子负责的那东面最后几墩没有修起来。 广济和尚造西南一段桥,也请来十八罗汉帮忙。他亲自去桑浦山开取石头,把石头点化成群乌羊,一路赶来。但当最后一群乌羊赶到半路时,碰到当地一个恶霸地主,存心想夺取这些羊,便说:“你这和尚哪来的羊呀!分明是我家的。” 广济和尚被纠缠得不耐烦,便说:“既然是你家的羊,便赶到你田里去吧!"地主把羊一齐赶到他自己的田里去,却变成一座座乌石山,把地主的良田压掉了。相传这就是浮洋乌洋山的由来。 因此,最后一批黑猪,乌羊没有及时赶来,中间一段桥便没法修拢。怎么办?天又快亮了。八仙中何仙姑只好将手中的莲花瓣抛向江心化成十八条梭船;广济和尚一见,立即抛下禅杖,化成一根大藤,把十八只大船拴住,成为浮桥。 这样,人们为纪念仙佛合力造桥的功绩,便把此桥既称为“湘子桥”,又叫“广济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潮州湘子桥

查看全部
上一篇 下一篇
收到7244个赞
文章作者
文章作者
栀子仙子
就爱棉花糖

最新文章

1
成都到都江堰轻轨-成都到都江堰轻轨,成都,到,都江堰,轻轨
成都到都江堰有轻轨吗?成都-都江堰快速... [+]
  • 1

    成都到都江堰轻轨-成都到都江堰轻轨,成都,到,都江堰,轻轨

  • 2

    陈慧瑛的资料-陈慧瑛的资料,陈慧瑛,资料

  • 3

    电锯僵尸无敌版-电锯僵尸无敌版

  • 4

    爱的无可救药歌词-爱的无可救药歌词,爱的无可救药,歌词

  • 5

    roommate漫画免费阅读-roommate漫画免费阅读,roommate,漫画,免费,阅读

  • 6

    周怡唱歌-周怡唱歌,周怡,唱歌

  • 7

    一氧化氮 笑气-一氧化氮 笑气,一氧化氮, ,笑气

  • 8

    龙骑士传说修改器-龙骑士传说修改器,龙骑士传说,修改器

  • 9

    谢娜代言的减肥产品-谢娜代言的减肥产品,谢娜,代言,减肥,产品

  • 10

    troublemaker铃声-troublemaker铃声,troublemaker,铃声

代做工资流水公司赣州开银行流水单福州转账银行流水价格吉林工资流水账单价格威海转账流水制作唐山个人工资流水 制作济宁代做银行流水PS南京制作工资代付流水苏州入职银行流水模板保定查车贷工资流水南京工资流水办理泰安办工资流水账单漳州开流水成都对公银行流水代开唐山打印贷款流水邢台企业贷流水公司株洲打印银行流水单北京入职银行流水样本成都购房银行流水打印南阳企业流水打印办理淮安薪资银行流水办理包头转账流水代办长春工作收入证明报价绵阳打贷款银行流水南京做薪资流水长春代开对公流水绵阳做工资流水账单湖州代开薪资流水邢台转账银行流水办理鞍山入职流水公司合肥车贷流水代做香港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卫健委通报少年有偿捐血浆16次猝死汪小菲曝离婚始末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高校汽车撞人致3死16伤 司机系学生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杨倩无缘巴黎奥运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沉迷短剧的人就像掉进了杀猪盘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开除党籍5年后 原水城县长再被查凯特王妃现身!外出购物视频曝光初中生遭15人围殴自卫刺伤3人判无罪事业单位女子向同事水杯投不明物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路边卖淀粉肠阿姨主动出示声明书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老人退休金被冒领16年 金额超20万西藏招商引资投资者子女可当地高考特朗普无法缴纳4.54亿美元罚金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

代做工资流水公司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