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注意
法院
开庭审理

第一次次去法院开庭要注意些什么?

第一次去法院作为原告出庭,请问各位应该注意些什么?
关注者
237
被浏览
311,095

46 个回答

前法官来给你说几条注意事项:

1,不要紧张,不必紧张,更不要害怕。因为是你起诉别人,紧张的应该是对方。

2,带上开庭传票和身份证。一是进入法院和审判庭需要证件,另外开庭时也需要核实你的原告身份。

3,带上起诉书,有关证据材料。开庭需要你当庭宣读起诉书,并且要对自己的诉求提出证据支持。你提交的证据要让对方质证,也就是说对方会针对你的诉求和证据发表意见。

4,带上纸和笔。开庭质证和辩论时记录下对方的核心观点,简单提炼反驳理由并标注序号。记住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谈,一项一项否定对方观点、证明自己主张。

5,重中之重:不要试图说服对方。你不可能说服对方,因为你们是来打官司的。不要过于和对方纠缠争辩。

记住:你阐述问题的对象是法官。对方不同意你的观点或者证据没关系,法官认可就行!

6,经过法官允许,可以向对方提问。提问是很有技巧的,里面学问很大,需要好好琢磨一下。

比如你主张对方欠款不还,对方说你就没找他要过,所以超过了诉讼时效。此时你不必问他是否记得你曾经找过他,而是可以问他:去年国庆节我找你要钱时你为什么打我???他可能会说:那次我根本没有打你,或者那次我一个指头也没动你等等。好,目的实现。

7,如果法官或者对方要求调解可以同意。一般来说调解时原告对诉求都会有适当让步,这时需要注意,必须对方当场支付调解数额才可以。否则要在调解书上写明,在什么日期之前还款是多少钱,逾期没还或者没足额还款则需要归还更高的数额等等。

因为实践中有的调解对原告是个坑。经过调解原告做出让步,法院做出调解结案后被告并不履行。结果到了执行阶段又来个执行和解,原告亏大了。

8,带杯水或者咖啡,提提神!

9,签署庭审笔录一定要看仔细了。记录错误的地方一定要当场纠正,纠正的地方要记得摁手印。

2022-5-15更:

看到不少知友对于可以带水和咖啡提出质疑,统一补充一下:

根据《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规定,确实有些物品不能带入法庭,这主要是出于安全性考虑,但是水还是允许喝的。实践中有些庭审持续时间达数个小时,不允许喝水有点不近人情哈!只不过在进入法庭时需要接受安全检查,违禁品肯定是不允许带进去的。

人民法院法庭规则

编辑于 2022-05-30 18:27

我第一次开庭的时候玩得很嗨。

是个劳动仲裁案件,对方拿了100多页的证据,我也一页一页给他质证,3个小时后,我发表了一下对方劳动仲裁时效已经过了的意见,对方出去和律师商量了一下撤诉了。

这是只有仲裁员陷入痛苦的故事。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o(* ̄︶ ̄*)o

发布于 2023-03-02 23:10

庭审的流程已经有答主详细讲了,作为律师补充点干货吧,

这是我带团队助理时为了迅速提升他们庭审能力总结的两点小窍门:

1、一定要把案子的主线逻辑梳理出来

现在的基层法院案多人少,法官人均每年300个案子,能分配给每个案子的时间都不多,

所以他们都有一套快速裁判案件的方法,就是抓住案件主线忽略细节,除非主线支离破碎而细节足够离奇。

优秀的法官开庭前扫一眼起诉状和证据,差不多能预判案件的结果,庭审有的时候只是印证他们想法的过程。

比如借款纠纷,主线就是三个问题:借款事实是否存在?利息、期限如何约定?债务余额?

拿到庭审上,就是看欠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对账、对数、对日期。

顶多再看看双方有无其他负债抵消、是不是虚构债务、有没有担保(人)。

再比如房屋买卖纠纷,主线也是几个问题:标的&对价?款项交付?过户障碍?

对应的就是在法庭上看合同内容、看付款记录、看房屋他项权利。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是把案件审理刻意简化了,但本质就是这样,所以想打赢官司,关键是思路跟法官在同一个频率上,把案件主线提炼出来,确保自己的陈述和证据让主线清晰明朗。

2、搞清楚每项证据的作用和举证责任

作为原告,举证责任肯定比被告重一些,因为你是先讲故事的那个人。

你的起诉状、证据包括出庭陈述,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给法官讲一个让他相信且对自己有利的故事。

而能撑起这个故事的,一个是逻辑,另一个就是证据。

要让证据成为故事情节的支柱。

这里的秘诀就是换位思考,要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去看你的证据,看每项证据跟故事情节是否吻合,没有重大歧义。

要防止想当然和思维定式,别光考虑自己的立场,弄清楚每项证据在支撑故事情节中的作用。

如果发现有可能起反作用的证据,可以替换掉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歧义。

如果有情节缺乏支撑的地方,就说明需要补充收集证据。

当然,证据只要能支撑你的故事就行,你不用负责证明一切。

对方的反驳相当于另一个故事,需要他来举证,这就是举证责任的原则。

编辑于 2022-12-07 12:33

作为一个五年中院民庭书记员辞职做律师,执业以后第一次独立开庭时,也紧张。紧张不一定是坏事,说明你在乎这个案件,责任心强。但为了减轻紧张,我开庭之前一般会做以下准备:

一、熟悉庭审的程序是最基本的,多看几个笔录,或者在庭审直播网上看一场这个法官的庭审录像。

千万不要连法官问是否申请回避这种程序性问题都听不清或者支支吾吾。

二、吃透案情,做足准备,法官和对方有可能问哪些问题,提前演练好。

我之前做书记员时跟的那位女庭长有个特别好的习惯,每次开庭之前她会递给我一张案件她的发问提纲,让我方便开庭记录。有的案件很简单她可能就列四五个问题,遇到疑难复杂的案件她可能会提前列二十多个问题,然后随着庭审的发展,有的问题可能会删改。这说明她在开庭之前充分阅卷,做足了准备。法官开庭之前都要做足的准备,我们律师有什么资格赤手空拳上阵呢。

当然,我做书记员开庭时也遇到有的法官庭前不阅卷,开庭时现场阅卷的,这样会有两种情况:

1.遇到法官法律逻辑思维特别强,控场能力特别强,临场反应能力也很强,案件不是特别复杂的情况下不用阅卷也可以很好的驾驭庭审。

2.遇到法官庭审驾驭能力一般,而恰好案件有点复杂,庭前阅卷不充分就会导致庭审拖沓,反复开庭。

三、提前打听好法官的庭审风格和节奏,做好心理准备。

不同的法官,有不同的开庭风格。有的严谨,有的不拘小节。提前预知法官的风格,做到心中有数,开庭时遇到突发情况可能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比如我第二次独立出庭时,特别紧张,案件也没什么把握,就去请教有二十多年出庭经验的师父。

“师父,这个某某法官脾气怎么样啊,明天要开庭,好紧张?”

师父说:这个法官脾气有点怪,可能会有点喜欢批评人,做好心理准备。另外这个法官不喜欢上来就直接开庭,喜欢先庭前调解个半小时。

然后我就给一起出庭的当事人提起打预防针,法官脾气有点怪,可能会批评人,咱们到时候不要乱说话(意思是万一法官批评我了,你们不要吃惊呀),另外法官喜欢庭前调解,咱们注意配合就好,不要抗拒调解。

后来庭审中,果然应验了师父的话。我知道法官会批评人,但是不知道到底会批评被告还是原告呢,我们早早到了法庭,谨言慎行,后来法官批评了书记员准备工作没做好(无辜的书记员小哥)。庭审开始后,我又把答辩状和证据交给法官,法官说,先别急,拿回去,先聊聊天。我说好的,然后乖乖坐下来等法官调解。后来调解不成才正式开庭。

开完庭以后当事人一直说,还好请了叶律师。

编辑于 2022-11-03 22:00

法官作为庭审的主导者、裁判者,其立场不允许在庭审中明着帮助哪一方。

但是基于职业习惯,法官在庭审中的发问可能会隐含特定的意思。

在庭审中能够快速、准确读懂这些暗示,有助于及时调整应对方案并把握法官审理的思路。

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律师,我总结了一些法官常见的“暗示”:



1、法官问:“你这样主张的请求权基础是什么,你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请明确一下?”

解析:这种情况常见于针对原告的主张,所谓请求权基础,主要是针对诉讼请求所依托的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是什么。

当法官这样问的时候,就意味着案件可能存在两种以上的法律关系,比如买卖关系还是借贷关系,是合伙关系还是借贷关系等等。

而原告主张了其中一种法律关系,但是庭审中法官可能更加确信属于另外一种法律关系,因此需要进行确认。

这时作为原告,就要引起足够重视、明确主张,并且针对主张的事实加强说理和论证,注意补强有关证据。

2、当对方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而且从形式上看确实是过了时效期间的,法官问:“你在这期间向被告主张过权利没有?”

解析:当法官这样问的时候,其实隐含的意思其实就是说:你要注意对方诉讼时效抗辩的问题,如果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况,要及时向法庭提交证据。

作为主张权利的原告一方,这时就要回答的是主张过权利的情况,并且要注意有关证据是否已经提交,如未准备,可以申请法庭给予一定的期限补充提交。

反之,如果针对被告,法官这样问:原告这么多年向你主张过权利没有?

那么可能是债权履行期限届满的时间已经足以构成诉讼时效抗辩了,但是被告并没有提出来。

但是法律规定法官不能主动释明诉讼时效,所以法官心里可能有这个概念但不能明说,于是习惯性地问了这个问题。

作为被告,如果领悟到的话可以据实回答提问,如确实未主张过,可立即提出诉讼时效抗辩。

3、法官问:“原告,你是否需要申请评估/鉴定/审计?”

解析:这种情况常见于可能涉及到鉴定或者评估的案件中,比如涉及建设工程、人身损害、财产损害、合伙、公司纠纷等。

当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表明案件可能涉及到需要对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如果不鉴定,可能原告主张的事实就无法认定。

比如涉及到工程款支付的问题,原告主张了一个具体的金额,但是该金额可能不具备结算的效力,需要进行工程造价评估才能明确应支付的工程价款。

如果确认需要鉴定的情况,那就直接回答需要鉴定,否则贸然回答不需要鉴定,则有可能承担举证不利的后果。

当然,也不是说法官这样问就一定要申请鉴定,但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综合案件情况具体分析。

此时如果还没有考虑清楚,建议不要贸然回答,可以当即请求给予一定的期限考虑后答复。

4、在庭审中被告抗辩涉及到案外人并提出相应的证据,法官询问原告:“你是否需要追加某某为本案被告?”

解析:遇到这种问题,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犹豫的,直接说需要追加。

然后庭审就到此结束,马上向法院提交追加被告申请书。

比如在提供劳务受害责任纠纷案件中,被告抗辩案涉工地的管理者另有其人,并且拿出了他们之间签订的协议。

这种情况直接追加就对了,多一个责任人多一分保障嘛。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情况都必须追加。

例如,己方有相反证据能够推翻对方主张的。

或者己方明知案外人存在下落不明或者不可能承担责任等可能拉长诉讼程序等不利情况的,就可以不追加。

对这个问题,一时没想清楚的,也可以请求给予一定期限考虑后答复。

5、法官说:“你应该找专业人士/律师帮你梳理一下/代理。”

解析:可能有些人以为这是法官在暗示当事人要找律师,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其实不然。

一般这样说的法官,是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了,或者当事人的主张存在重大问题,法官想支持,但是基于目前的情况没办法支持。

要么就是当事人的主张存在减损己方利益的情况,但是法官又不能明说,只能这样暗示。

毕竟,诉什么裁判什么是法院的一个基本原则。

我见过一个当事人自己打官司,自己主张的费用远远低于法律可以支持的费用。

法官也多次提示他建议找律师代理,还有意安排了二次庭审。

结果他不以为然,以为法官是想让他花钱。

二次开庭后下判决,判决书是这样说的:

根据法律规定,原告应得的赔偿为xx元,但原告仅主张xx元,系其对自己权利的处分,从其自愿。”

收到判决书后他傻眼了,但没办法,已经没有机会了。

应当说,这个法官已经释放出足够的善意了,但是他没领会到,就这样错失良机了,确实可惜。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经验,实践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希望对大家有用。

发布于 2024-01-25 18:12

千万别把TVB代入进庭审

对方举证的时候,别打断人家

质证的时候,主要从真实性,关联性来质证

法官调解,就积极调解。毕竟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快速拿到钱,而不是耗时间。

编辑于 2022-12-07 00:04

自己第一次出庭是一起非法持有毒品案,我当事人被指控非法持有毒品九千多克。接到这个案子后,我特别重视,投入全部精力,仔细的阅读了卷宗材料,会见了当事人,理清案件中的每个细节。经过不断的阅卷,对于案情我已了然于心,最后将此案最大的争议焦点归于,我当事人车内的毒品八千多克是否应该被认定为属于我当事人的。
在开庭前一天,我们与当事人一起预演了一边庭审流程,整整花了一下午时间,以至于从看守所出来的时候口干舌燥,身心俱疲。在做了所有的努力之后,等待我们的就是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庭审过程。
毕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以辩护人的身份踏入法庭,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终于以律师的身份站在了神圣的法庭上,紧张的是,生怕发挥不好辜负了当事人的信任。不过幸好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师哥一直跟我在一起。在开庭前的几分钟,我们俩到中院的厕所抽了一支烟,相互鼓励了一番,略显紧张的心情也稍微得到了平复。之后,掩饰好自己的紧张,踌躇满志的回到辩护席。
随着审判长法槌庄严的落桌,庭审正式开始。首先公诉人宣读了起诉书,然后对我当事人开始讯问,然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发问。在这之后,公诉方虽然还在做各种努力,但已明显失去了对庭审过程的控制力,使得我们略微占据上风。整个庭审现场大致在我们的预想之中。伴随着当事人深情并茂的最后的陈述的结束,审判长法槌的再次落桌,庭审结束了。
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我都仔细聆听每个人的发言,生怕漏掉任何细节。与此同时,也仔细观察相关人员的表现。在众多人中,引起我注意的有两个。其中一个是检控官,他是一个年龄在四十五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体型微胖,但容光焕发、神采飞扬,一举一动都干练有度。不过就本案而言,通过他后来的表现可以感觉到他应该没有做足准备,这可能是由于他平常经手案件太多,没有时间仔细研究卷宗。
另外一个是本案的审判长,是一个非常有修养的漂亮女人。在整个庭审中,每当我们发言,她都冲我们一边微笑一边点头。这可能只是她的职业习惯,但是却让我觉得好像受到了鼓励和肯定。
由于本案案情相对简单,整个庭审时间只维持几十分钟,这不是很长的庭审过程,却让我感想万千。
首先我要感谢一个人,他就是我的恩师王万雄律师。感谢他这几个月来的精心教导,把我从一个门外汉一步步拉进律师这个职业,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我出庭机会,让我增长了见识,得到了锻炼。
再就是,原先我以为我会紧张的要死,但庭审一旦开始之后,我也随之变得出奇的冷静。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由以下两方面造成的:首先,可能是因为我在庭上没有发问,一直是师哥在问。然后就是,我对案件太过于熟悉,以致我对这个案子的走向有了自己的判断,庭审现场和我的判断差不多,所以才会心情平静。
再次,通过这次庭审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师父经常对我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做律师的尤其如此,律师的工作,百分之八十来自于庭下准备,百分之二十来自于庭上辩论”。如果庭下工作做的不好,还谈什么庭上辩护。就拿这个案子来说,不管结果如何,我都认为我们成功了,庭审效果不错,当事人也感到非常满意。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个效果,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庭下做了大量的功课。做一个案子就要了解这个案子所涉及的所有东西,通过处理这个案子,我对毒品的成分、属性、种类等等相关的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为以后处理毒品相关案件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次庭审,我深刻认识到,在以后的律师职业生涯中,要忠于每个当事人的信任,认真对待任何一个案件,仔细研究卷宗,不放过一丁点材料,深究每一个细节,做到对整个案情了然于胸,从而做好充足的庭审准备,力求不在庭审中留下遗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案中让我非常满意的一个部分。在庭审正式开始前,师哥让我写一下发问提纲,由于之前准备充分,我直接拿出了早已写好的提纲。结果在庭审过程中,我的发问提纲居然和公诉人的发问内容惊人的一致,这得益于先前长时间的公安工作中,多次刑事案件的处理,与公诉人不断接触,让我对公诉人的办案流程和思维方式熟稔于心、了如指掌。
第一次庭审已经结束了,我的律师之路却刚刚开始……

发布于 2023-02-28 15:05

1.带上身份证,不然进不了法院。

2.提前几天询问法院防疫政策,该做核酸的要做核酸,不然进不了法院。

3.提前半小时到法院,要考虑到堵车等因素,不要掐着点去。

4.带上传票、提前存好法官/书记员电话,避免找不到开庭地点。

5.证据原件要带上,不要忘了。

6.穿着要得体,不要奇装异服。

7.提前几天到中国庭审公开网上,找要开庭的法院或者法官的庭审视频,最好是和你的案子是用一类案子,从头到尾听一遍,了解开庭的流程。有听不懂的法律术语,提前了解一下。

同时,针对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提前书面准备一下,这样开庭才会从容。

8.陈述和回答法官问题,不要说假话,否则虚假陈述被查证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轻则训诫、罚款,重则拘留。

9.如果觉得心里发怵,该请律师还是请个律师,毕竟他们是专业的。

编辑于 2022-04-22 12:19

作为法院工作七年的人,开了不知道多少个庭,我想我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不管是原告还是被告,开庭最重要的就是准备好证据。

一,如果你是原告,必带材料有:诉状,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材料。注意,不要以为你立案时已经提交了诉状和证据,开庭时就两手空空什么都不带,很多原告都会犯这样的错误,最后被法官骂的一愣一愣的。记住立案提交的材料自己一定要留一份,开庭时带上。因为你要当庭宣读你的诉状。

二、如果是被告,必带材料有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材料,以及答辩状。当然,你觉得自己可以当庭口头答辩,也可以不用准备书面答辩状,但是,你要知道,书记员并不是速录员,不可能把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因此你如果觉得自己表达能力一般,需要说的话很多,那么就必须要准备书面的答辩状。

三,证据方面注意的点,所有的微信聊天记录,支付宝微信银行转账记录,都要打印出来,不要说,在我手机上,开了很多庭,最讨厌的就是,问当事人有没有证据,当事人说,有,让提交,当事人来一句,在我手机上,请问,你是要把手机当证据提交法院吗?所有的证据,都是需要归入法院档案的,你不提交打印件,是要把你的手机归入法院的档案吗?如果是录音和视频,请提前刻好光盘或者装入u盘。

四、如果是委托他人出庭。记住,离婚案必须本人出庭,委托他人也只能是一般代理。委托他人,如果是律师,法律工作者,那不必说,他们都懂。但是,如果是委托其他普通人,公司委托职工的话需要有委托书,公司开具的职工证明,最好有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如果是自然人之间的委托,一般只能是亲属或者社区推荐,亲属的话,如果在一个户口本上,需要拿着户口本及复印件,配偶的话可以拿结婚证,如果不在一个户口本上,需要村委会或者社区开具亲属关系证明,以及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委托书,三样缺一不可。

五、证人作证。现在一般不再认可书面的证言,除特殊情况都需要证人出庭作证。但是,记住,如果有证人出庭作证,一定要提前联系法院工作人员,提交出庭作证申请书。实在来不及提交,开庭时把证人带过来,跟法官沟通好,让证人在外面等着,记住,是在外面等着,不可以坐在下面旁听。

我们曾有个案子,被告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到证人作证环节了,法官说,证人入庭,结果,证人从旁听席站起来了!!!原告当即表示,证人已经旁听庭审,不能再作证。后面听说,这还是一个挺关键的证人,但是因为被告不了解,白白浪费了证人。

编辑于 2023-11-16 14:56

一、开庭前的准备

(一)准备相关手续

如果你是本人出庭,需要准备好你的身份证原件、复印件至少1份。

如果你是委托别人出庭,需要准备好你的委托手续。如果委托你的近亲属,你就需要签好授权委托书,同时出具能够证明你们之间关系的文件,比如结婚证、户口本之类的。

同时把你的起诉状的内容和证据目录的内容也打印一份,方便你开庭的时候自己看。


(二)准备好证据

开庭提交的证据原则上必须是原件,所以你在开庭之前一定要把你所有证据的原件准备好,同时还要准备好相关证据的复印件。

有些特殊证据,比如录音录像你还要把文件刻到光盘里,到时候把光盘交给罚庭,同时把录音、录像对话的文字版整理好,一并提交给法庭,记得是把录音录像中的对话一字不落的记录下来。开庭时最好带个笔记本电脑,到时候好播放你的录音录像。

如果你申请证人出庭的话,提前准备好申请证人出庭申请书,让证人准备好身份证,开庭时证人先在外面等着,等到法官让你叫的时候再叫进来。


(三)想清楚自己调解的底线

庭审开始前或者快结束的时候法官会组织调解,调解的氛围可能比较紧张,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作出错误决策,所以在开庭前一定要想明白自己调解底线是什么,确定之后就要做到在庭审调解时不突破自己的底线。提前做好准备,调解时才能不慌。


二、开庭的程序

(一)带你认识法庭

中间三个座位的位置坐的是法官,法官就是负责审理案件的人,一般是一个人,个别情况下是三个人。法官前面是书记员,他负责庭审的记录工作,同时也是法官的助手,开庭时说的绝大部分话他都会记下来,开庭结束后会让你签字。

左边坐的一般是是原告,右边一般是被告,去了之后先看有没有牌子,有牌子就按牌子的标注坐,没有牌子默认左边是原告,右边是被告。

后面坐的是旁听人员,我们称之为旁听席,如果有人想要旁听案件可以经过法院的允许后在后面旁听。旁听席中间有个桌子是为证人准备的,如果有证人就能够派上用场,不过一般的法院没有这个证人席。


(二)庭前准备

开庭之前一般书记员一般会比法官提前到,并会将一些程序性工作先完成,比如宣读庭审纪律、核实当事人身份,也有很多法院在开庭前不宣读庭审纪律,也有的法院在开庭后核实当事人身份,我这里介绍的是一种通常情况。


1.书记员宣读庭审纪律,有的法院也会直接播放事先录好的录音

书记员:我宣读一下庭审纪律:1、法庭内要保持肃静,开庭时不准随便走动,不准喧哗、鼓掌、吵闹,不得使用无线电寻呼机、手机或进行其他妨碍仲裁的活动;2、未经法庭许可,不得发言、提问;3、未经法庭许可,不得拍照、录音、录像;4、法庭内禁止吸烟;5、当事人双方在进行辩论中,不准用讽刺、污辱的语言攻击对方;6、法庭根据案件情况,开庭时临时规定的其他纪律;7、对违反法庭纪律的,由法官劝告制止,不听劝告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训戒或责令退出法庭。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送交司法机关予以处罚或追究其法律责任。


2.核对当事人身份

法官/书记员:现在核对当事人身份,请申请人说明姓名、性别、年龄、住所(身份证上的信息);请原告的委托代理人说明自己的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及委托权限。

这时候把你的身份信息念一遍即可,如果是代理人就把授权的相关信息念一遍。

这里我简单科普一下什么是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就是说你自己没办法去开庭或者你觉得自己说话不利索,然后你委托一个人帮你去开庭,常见的是委托律师作为自己的委托代理人,如果不请律师,作为原告/被告可以委托自己的近亲属去,公司可以委托自己的员工作为委托代理人。


(三)宣布开庭

做完准备工作,法官一般就会到达法庭开庭,后面的程序就是法官主导了,凡事都要听从法官的安排。


1.宣布开庭

法官:现在开庭,XX市XX区人民法院现在开庭审理XXX与XXX一案。


2.宣布审判组成人员

法官:现在宣布审判组成人员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XX条的规定,本庭由审判员XX(独任/合议)审理,由XX担任书记员。


3.确认身份信息

法官:开庭前本庭已就开庭人员的身份进行了核实,现在不再重复。


4.告知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法官:根据我国法律有关规定,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享有如下权利:有委托代理人、申请回避的权利,有申诉、申辩、质询、质证对权利,有请求调解、自行和解、要求裁决的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申请人有放弃、变更、撤回诉讼请求的权利,被告有反驳、承认原告诉讼请求的权利。

法官: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承担如下义务:有遵守法庭程序和庭审纪律的义务,有如实陈述案情、回答审判员提问的义务,有对自己提出的主张举证的义务,有尊重对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义务,有自觉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判决文书的义务。

法官:当事人听清楚了吗?

这是个程序性的问话,一般都回答听清楚了。

5.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法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XX条的法律规定,如果当事人认为本庭组成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本案的公正审理,可以申请本庭组成人员回避。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这是个程序性的问话,一般都回答听不申请回避。

(四)庭审调查

法官:现在开始进行庭审调查,请原告宣读起诉书。

这时候你把你的起诉书读一遍即可。

法官:申请人有无补充和变更的诉讼请求?

这时候如果有变更或者增加,就陈述变更或增加的内容,如果没有就回答没有。

法官:请被告对原告的请求进行答辩。

在你宣读完起诉书之后,就该被告答辩了,这时被告会进行答辩,也就是针对你的请求发表自己的看法。

法官:请原告回答本庭提出的问题;请被被告回答本庭提出的问题。

在原告读完起诉状,被告陈述完答辩意见之后,法官可能会进行提问,这时候作为原告据实回答即可。


(五)举证与质证

法官:现在开始举证与质证,根据举证规则的规定,请双方向本庭依次提交证据,说明证据的名称、内容、证明对象。首先请原告举证。

这时你把你准备的证据一项一项的陈述、出示。你举证之后会请被告进行质证。

法官:下面请被告举证。

被告也会像你一样把每项证据进行陈述、出示。然后法官会要求你进行质证,质证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证据是不是真的,二是证据是不是合法的,三是证据能不能达到他的证明目的。


(六)法庭辩论

法官:下面进行法庭辩论,争议焦点是XXXXX。请被原告发言。

这时候你要是有之前想说没说的话现在就可以说了,有对方说的话你想反驳的也可以说,也可以就法官归纳的争议焦点说你自己的想法。

你发言之后法官会让被告发言,被告发言之后你还可以请求发言,注意不要将无关紧要的东西和之前已经讲过的东西,不然可能会被法官制止。


(七)最后陈述

法庭辩论结束之后法官会让原告和被告发表最后意见,如果没有别的想说的,就只说请法庭支持你的诉讼请求即可。


(八)调解与判决

法庭辩论结束后整个开庭已经接近尾声,这时候法官可能问双方是否进行调解,只有在双方都同意进行调解的情况下,法官才会组织调解。如果调解成功,法官会出具调解书。如果调解不成法庭就会择日作出裁决。

法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XX的规定,现在,征询当事人意见,双方是否愿意在本庭主持下进行调解?同意调解的,说出具体调解方案。请原告先发表意见。

这时候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回答,同意调解就回答同意,并提出你的调解方案。如果不同意就说不同意。

如果没有调解成功,法官就会说下面这段话:在本庭主持下,经过调解,由于当事人未能就调解达成一致意见,本庭将根据事实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案作出判决。


(九)闭庭

上面的程序都走完之后法官会宣布闭庭。这时候书记员会把庭审的笔录打出来让你签字,你可以看一下笔录记载的内容是不是和你说的一致,你只需要看你说的话即可,如果不一致的你可以直接修改签字。如果没有意见逐页签字,最后一页签字后写上日期。

三、开庭的注意事项

其实前面关于开庭我讲的已经比较详细了,大家按照流程操作,同时注意随机应变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在这里我再提醒大家几个问题:

1.开庭时听从法官指挥,不要与法官起冲突;

2.不要怕谁,该提的问题要提,该说的话要说,尤其是不要怕被告律师;

3.法官调解的时候会两边压,不要怀疑法官的公正性,他对哪边都一样。

发布于 2022-05-16 10:27

首先千万不要紧张,有些人去法院开庭,感觉比考大学还紧张,说话也不结结巴巴,其实呢,法官也是一般人,这也只是法官的工作,你来就是为了解决矛盾。

其次,作为原告,开庭时候你必须整理好证据,如果证据充分,才能提高你的胜诉率,证据原件一份,复印件至少一份。

再次,开庭过程中该你发言时候发言,不该你发言时候不要说话,不要和对方交叉发言,这样会引起法官反感。

最后,法庭审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法庭提问环节,如果法官问你问题务必考虑清楚再回答,法官问的问题往往是会影响案件结果的问题,如果没有考虑清楚千万不要草率回答。

发布于 2022-04-17 13:46

1.注意掌握开庭的流程和与案件相关的法律知识。

2.注意准备好心态。很多人(不仅指普通人,甚至包括法学生)第一次开庭的时候,都或激动或紧张,总之大脑一片空白,最后庭审一片狼藉不堪回首。

2是没有人能帮的了你的,只能靠自己去调整。就像当众演讲一样,多练习可能会有好的效果。1我倒是有些经验。

一、事实梳理

掌握事实和证据是诉讼工作的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事实和证据把握不充分的诉讼可谓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做好事实梳理是诉讼工作的重要开端。

1.收集原始材料

在第一次会见客户前,作为律师需要提前通过检索当事人信息和行业信息,熟悉客户资料,并根据客户提供的材料检索相关信息,初步把握客户行业新情况和法律问题。根据收集到的原始材料,在会见客户前整理出详尽的发问提纲,才能在与客户的沟通中做到言之有物,为客户提供准确而优质的服务。

2.收集证据材料

在接下来的证据材料收集阶段,应当避免与客户展开多头接触,采取与客户约定固定联系人的方式,保证材料收集工作的条理性和统一性。对于未曾接触过的新领域法律问题,需要秉持刨根问底的态度,以问题清单和材料清单的形式与客户反复沟通,做到对案件情况不留盲区、透彻把握。同时,为了提高沟通效率,可以主动向客户提供清单,确保客户提供证据的全面性与规范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对材料进行分析整合

完成材料收集后,就进入对材料的调查阶段。作为律师,此时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抽丝剥茧——寻找证据之间的关联性,梳理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将证据进行对比,提炼证据间的共性与矛盾。具体而言,需要通过调查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将零碎的证据通过法律串联起来。还要通过研究类似案例,确定待收集的材料,并学习类案中常见的套路和规律。

在证据材料的整合工作中,对文件夹进行分类分组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极大方便与其他律师的协作。反复写作修改材料文件时,要注意保留修改痕迹,这样有助于我们厘清自己的办案思路,还可以在前后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整理证据材料时宜采用时间顺序排列,并及时对证据附加详细的注释(如证据的性质、来源、有无原件等),如此既有利于快速梳理事实,也方便后续对材料的查阅复盘。通过整合工作中对证据的重新检视,我们可以进一步对案件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精确定位。

二、法律检索

从接谈案件到参与庭审,法律检索工作贯穿了诉讼工作的始终,可以说是诉讼律师的一项必备技能。高效的法律检索可以让我们在诉讼工作中少走弯路,提高我们的办案质量。

1.检索的开展

首先,在案件接谈阶段,我们要通过检索,尽可能熟悉当事人信息、行业信息,事先充分做好功课,避免与客户接触时陷入无话可谈的窘境。另外,还要检索类似案例,熟悉类案中使用的法律和证据材料,为接下来的事实梳理工作做好铺垫。

其次,在事实梳理阶段,我们要通过检索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潜在的事实和材料,以此搭建出案件的基本框架。之后,再将具体的个案事实贴合到前述框架,使事实经过更清晰、更具有条理。还要通过检索同类判例,了解潜在事实和证据,据此在收集到的庞杂证据中挑选并整理有用的证据。

最后,在诉讼策略阶段,需要从当事人提供的案件事实中提炼出法律关系,再通过检索法律法规,确定案件的请求权基础。一个好的诉讼策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改进和打磨的,这就需要律师在检索工作中兼做好网页文章的泛读和专业数据库的深度阅读。

需要注意的是,检索时应当记录具体的检索步骤,方便日后验证;对于检索到的法条要进行交叉复核,确保引用的法律法规现行有效。

2.成果的输出

在庭审准备阶段,我们要将检索成果外化成材料和观点。例如,我们可以在证据目录下陈列一些案件相关的重要法条,或将收集到的案例制作成案例报告,从正向案例和反向案例两个角度对法官展开说明,增强我方观点的说服力。

三、诉讼可视化

诉讼不是律师一个人闭门造车的活动,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和外界沟通、接受信息并给出反馈的过程。无论是会见客户还是参与庭审,我们在倾听外界声音的同时也要准确而高效地输出我们的思维和观点,这就需要通过高度精炼的图表来达到诉讼可视化。

1.可视化的要点

首先,诉讼可视化的完成必须要以对案件的全面把握为基础。只有在律师自身全面理解事实和证据的前提下,才能提炼出案件的重点信息,做到对外界的有效输出。其次,可视化是对律师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考验。这就需要我们在可视化工作中做到准确、精炼,不断培养自己抓重点、分主次的能力,站在倾听者的角度反复推敲,使自己的可视化材料逻辑清晰、更有说服力。最后,在可视化工作中也存在一些技巧。例如,在不同场景下可以灵活运用对比色或相近色,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加入动态图表,可以提高内容的易懂度。需要注意的是,切忌将可视化变成单纯的文字挪移,使图表失去应有的概括性。

2.可视化的运用

诉讼工作中,我们可以将可视化应用于客户会见和庭审的各个环节中。具体而言,在涉及主体数量多的案件、法律关系或交易结构复杂的案件、大量证据相互交叉的案件中,可以利用可视化解决表述上的困难。在一般案件中,也可以运用可视化进行流程梳理、数据汇总、案例展示等工作。

四、诉讼策略

在诉讼活动中,必须有既定的诉讼策略作为引导,避免新手律师在漫长而情况多变的诉讼战场上迷失方向。一个成功的诉讼策略既需要精益求精的制定,也需要一丝不苟的落实。

1.策略的制定

制定诉讼策略前,应当从三个角度展开研究。第一,需要研究案件本身,抽象出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第二,需要通过诉讼相对方提交的材料预判其诉讼策略,做到知己知彼,提前想好应对策略;第三,需要对类似案件的裁判路径进行研究,对诉讼所需要的证据和裁判倾向达成初步掌握。

制定诉讼策略的核心是寻找请求权,即从案件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中分析本案的请求权基础。一个案件中可能会出现请求权竞合的情形,此时就需要对各种情况展开分类讨论,选出个案的最优解。接下来,要对法律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包括请求权基础下的实体法和程序法问题。通过对相关理论、判例的研究提出本案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需要结合事实制作文字版诉讼策略报告,对研究成果进行整体论述。

2.策略的落实

以制定好的诉讼策略为基础,后续形成的起诉状、答辩状、证据目录、法庭辩论、问题清单、代理意见等都应当是策略的延伸。随着诉讼程序的进行,律师也需要根据出现的新问题调整诉讼策略,使策略与实践间形成相辅相成的良性关系。

五、模拟法庭

作为对庭审过程的预演,模拟法庭是我们对诉讼材料、策略查缺补漏的重要机会。正式开庭前,律师可以通过模拟法庭检验并完善诉讼策略和证据,同时提前适应庭审节奏,调整自身状态。

1.事前准备

参与模拟法庭需要充分做好事前准备。我们不能因为“模拟”而放松警惕,而是要珍惜模拟法庭提供的宝贵机会,把它当作正式庭审严肃对待。因此,在模拟法庭之前,需要拟定诉讼策略,将理论性的策略投入实战中,通过实践发现不足并及时调整。

2.内容分析

在模拟法庭结束后,我们需要及时对全程进行复盘。对自身准备不足的部分做好改进和补充;分类整理模拟法官提出的事实问题的和法律问题,构思正式庭审时的应对策略;根据模拟判决总结经验并调整诉讼策略。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好模拟法庭这一环节,最大程度发挥其功能。

六、庭前准备

正式开庭前,律师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前期准备工作中新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当前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汇总和梳理。工作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处理问题清单

参与模拟法庭的两位律师应当着手解决期间暴露出的新问题,拟定正式庭审上的应答方案,做好模拟法庭环节的扫尾工作。

2.展开背景调查

即针对负责审理本案的法官和对方的代理律师进行背景调查,包括法官和对方律师的基本信息、学术著作和其所参与庭审的裁判文书。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法官和对方律师的专业水平和庭审风格,对即将来临的庭审做出大致预判。

3.汇编庭审材料

常见的庭审材料汇编工作包括证据整理、法律法规汇编和可视化定稿。对于收集到的证据要按照证据效力进行取舍和排序,并给装订好的证据册贴标签、划重点,避免大量证据材料堆积混杂,给正式庭审造成不便。案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要按效力层级进行汇编,并按照常见程度在汇编时灵活选择引用单条或全文。

七、正式庭审


正式庭审是前期所有准备工作的全面输出阶段,也是对律师实战能力的考察。参与庭审除了需要对现场出现的各种状况进行动态化的随机应变,还需要掌握一些万变不离其宗的常规性思路和技巧。


庭审中,比起急于打败对手,我们更应该保持克制,始终以说服法官为目标,不沉溺于与对方律师的争辩。说服法官过程中,需要平稳推进事先拟定好的诉讼策略,这就需要我们培养诉讼中的大局观,不受法官或对方影响,不拘泥于一时得失。在举证环节,要带领法官浏览重要证据,用证据支持观点,避免空谈和情绪化。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中,要根据实际需要在发言中对观点、法律依据和事实证据的比重进行调整。


八、庭后工作


律师的庭后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开庭复盘、代理意见、问题回答、庭后沟通。


开庭复盘,首先要对庭审中暴露出的策略问题和证据问题进行总结,在二审和今后的诉讼工作中改进。其次,要对庭审中法官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连同前述的策略问题和证据问题在代理意见中进行补充。最后,要对律师自己的庭审表现进行复盘,总结经验,如是否贯彻策略、是否存在表达问题等。


代理意见可以作为庭审发言和庭审笔录的补充,将庭审时遗漏的部分和重要观点再次强调,也可以对法官的自由裁量和二审审理起到引导作用。代理意见的书写要尽量避免与先前提交的诉讼材料重复,主要围绕遗漏部分和准备不充分的部分进行写作。写作时要避免华丽辞藻的堆砌,力求简洁明了。

问题清单主要用于补充代理意见中未说明的法律法规和证据,或进行法庭要求的专题说明。

庭审结束后,要积极与包括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在内的办案人员建立联系。沟通过程中,不同的沟通事项需要与不同职责的办案人员联络,例如,关于案件进度和提交材料等程序性事项主要和书记员进行沟通;有关案件的法律专业问题可以与法官助理进行沟通;与法官的沟通内容以协助法官查找证据、法规为主。沟通中,要及时记录沟通内容,做好过程跟踪。

本文引自公众号墨娱“律师诉讼十五步法”

发布于 2023-08-04 07:47

开庭前原告应该准备的材料:起诉状、所有证据影印件及原件、如有证人,申请证人出庭名单及身份证、对案件的书面意见(包括:案件的定性、主张的理由等)。

另外,需要注意疫情期间进入法院还需符合法院的相关政策,比如提供48h内核酸阴性证明,没有的话可能无法进入法院。

作为题主在开庭的时候,最关键的应当是证据,请务必携带证据原件出庭

证据需要准备充分,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能够足以支撑你起诉书中的所有主张。首先,提交的证据应当跟自己陈述的事实和诉求相一致,就是说你提交的证据能够把你起诉书中的内容证明出来。第二,如果涉及到诉讼时效问题,原告还需要证明在法定诉讼时效内,如果无法举证,被告可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则法院就不会支持原告的诉求。第三,因为每个案件情况都不同,所以每个案件的举证会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准备。通常来说,举证越充分,获得支持的可能性就越高。充分并不是证据材料多,而是能够证明关键性事实的证据足够扎实。

整个诉讼流程都会在法官的主导下进行,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及时向法官询问。

发布于 2022-05-20 17:05

一、忌搞证据突袭

很多诉讼参与人认为己方证据不到最后不能提交法庭,防止自己立了个靶子,让对方有的放矢,影响自己的诉讼效果,这种想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当收到应诉通知书时,如果法院给限定了举证期限,尤其是被告,一定要在举证期限内向法院提交己方证据,如果实在提交证据不方便或者有合理理由,一定要向承办法官确认,证据可以在开庭时一并提交,得到肯定回答后,方能在开庭时一并提交。否则,己方的证据可能不被采信或者被法院训诫,甚至罚款。

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78岁的大爷,因为一个继承纠纷,由于是在外地,大爷称怕当地法院太黑,所以一直没有提交民国时期房屋产权证,导致一审败诉,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直到二审才拿出来,最终这个案子才发回重审,差点失去了胜诉的机会,真的令人哭笑不得。

二、开庭时迟到

守时是比较重要的社交礼仪,开庭也一样,毕竟他人的时间也很宝贵,如果在规定的时间不能到达,很可能被法官缺席审理或者按照撤诉处理。

记得有次,原告迟到了,电话告知法官半个小时内可以到,但等了一个半小时也没见原告踪影,法官直接按照撤诉处理了,两个小时原告到了,法官告知原告裁定已经作出,再去起诉吧。

对原告来说,一是损失诉讼费,二是耽误时间。

三、带好委托手续

被告或者原告不能出庭,绝大部分案件是可以委托代理人的,但是,需要在庭前办理好委托手续,按照现行规定,除了律师外,还需要亲属关系证明,或者社区的推荐信,否则,没有委托手续,到了法院也无法作为代理人参加诉讼。本人就见到一起未带委托手续,不能作为代理人参加庭审,只能旁听。

四、忌反驳对方的每一句陈述

诉讼讲究证据,在法庭上,不能指望对方说的都是实话,如果都能实事求是,闹上法庭的可能也比较小。

针对对方的陈述,事无巨细的进行反驳,一是可能打乱了自己的思路,可能掉进对方的逻辑陷阱。二是可能忘掉陈述己方关键事实。

五、忌在法庭上哭闹

有这人认为在法庭上要示弱,认为只有装可怜才能赢得法官的同情。这是极其错误的。法官凭证据,不是凭哭闹,凭可怜,有句话叫法律不相信眼泪。

或者有人干脆在法庭上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伎俩,一是扰乱法庭秩序,可能被法庭请出去。二是乱了自己的阵脚,错失陈述的机会。

(不过也有例外,掉上几滴眼泪兴许能让原告心软、决定让步)

六、忌打断对方的发言

庭审时双方就同一事实,可能有两种截然相反的陈述, 这时候不要打断对方,也不要抢话,一是庭审是法官在主持庭审。不能随意发言,会被法官制止,二是造成法官对自己的不好的印象。

七、忌重复纠缠,反复陈述

反复陈述一件事没有任何意义,说到了,法官听清楚了记录在案就可以了,重复再多次没有意义,庭审时间很宝贵,尽可能做到不啰嗦。

八、忌说话语速过快

由于现在开庭还是由书记员或者速录员进行记录,语速过快导致无法做全面记录,有时候会曲解你的陈述。

九、忌不留证据备份

有的人立案之前一大堆证据材料,到了二审就剩几页纸了,证据自己从不留复印件,导致进行庭审时记错关键事实日期或者关键数字,有时会导致败诉。

十、忌诉讼思路左右摇摆

有些诉讼参与人对案件事实陈述存在多处不一致的情况,法律有禁止反言的规定,矛盾的陈述不攻自破。

发布于 2023-03-02 11:05

第一次开庭好像是在律所对面的福田法院,不担心堵车或者迟到,中午休息起来就去,没啥紧张。提前一天和法官助理确定如期开庭,也充分做了开庭准备,感觉就像去上课一样。

发布于 2022-05-14 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