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
华南理工大学 (SCUT)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院士

如何看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履新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据教育部官方微信号“微言教育”消息,日前,中央批准:张立群同志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王树国同志不再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
关注者
293
被浏览
2,313,228

82 个回答

王校长和西安交大我不太了解,只知道都是很牛的校长和学校。我来说一下新校长张立群老师吧,毕竟是我的硕博导师,相对熟悉一点。

张老师知识分子家庭出身,从小就属于积极上进的人,进入北京化工大学后,一直都是班级的优秀学生,关键是身材高,长得帅,脾气好。在北化完成博士学习,学校处于老师新老交替但青黄不接的阶段,需要一批年轻老师顶起来,补上老教授们退休的空缺,张老师毫无悬念顶上去,29岁评为教授,北化最年轻的教授,没有之一。带领弹性体中心课题组从几个人的团队,一直做到四五百学生,二三十个老师的大课题组,在全球橡胶领域首屈一指。

研究的橡胶和弹性体材料,军工上为国家解决了很多难题,民用上让很多国内外橡胶轮胎企业突破了技术难关,TPV技术转移给道恩公司直接助力这个公司成为上市公司。

在北京化工大学做过材料学院院长,又做过学校副校长,但张老师一直说自己其实还是喜欢搞科研,行政的职务都是被推着上去的。评为工程院院士后,我们做学生的要庆祝一下,老师不让,说影响不好。做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时,我们学生要聚个餐,老师又不让,说没这个必要。

举几个例子让大家多了解下张老师:

我博士做实验,一个数据要两周才能出来,都快坚持不下去了,他教育我说有价值的数据都是很难获取的,简单拿到的那才没多大意义。

2014年送我去国外交流,除了奖学金,他本人各种贴补我的机票和生活费,生怕我在外面受委屈,交流一年后还问我要不要多读一年那国外博士学位,但我还是回来了,因为他的课题组做的东西更有意义。

每年教师节我们做学生的给他准备礼物,他觉得花费太多不让买了,转头让我们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把钱放进去每年资助贫困的学生,连续很多年了。

张老师经常和我们说,不要太浮躁,别总想着挣钱争名,先努力做好手头的工作,付出了自然会有回报!以前对他这些话不懂,现在开始懂了。

工作前老师告诫我,在学校他是老师,如果学生犯错他会原谅,但工作后走入职场一定不能犯错,一旦犯错就会失去公司和领导的信任了,切记!这话我一直记着。

王校长很受爱戴,西安交大学生们也很不舍得,但我相信,几年之后,西安交大的师生们会庆幸2024年国家把张立群校长派过去接棒!

发布于 2024-03-19 18:50

这个事情要从几个角度来看待。


首先从西交的角度来说,西交作为发展并不好的C9高校,在王树国校长任上这十年已经发展很多了,不管从全国知名度还是从学科建设,还是从学校的基建。


王校长从40岁开始在哈工大担任副校长,然后很快就去了黑龙江省科技厅担任厅长,从副厅到正厅不到一年,两年以后又回到哈工大担任校长,正厅到副部不到两年。44岁担任C9高校的校长,以后应该很难有这么年轻的C9校长了。12年以后王校长从东北来到西北,在交大一干又是10年,带着12年掌舵哈工大的经验,来建设西安交大,C9高校里面,不得不说,西安交大和哈工大是最像的两所学校。都是工科背景卓越,都是在相对偏僻的地方。


C9名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西交和王校长很有相互成就的感觉,西交这十年没有王校长,可能很难取得现在的成就,这也是西交老师学生有目共睹的。


王校长在中国高等教育界一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进了21世纪以来,要选三位大学校长的话,王校长一定是位列有名的。

王树国校长

但是也必须要说,像王校长这样子的校长,以后可能很难再有了,不世出的人才可遇不可求。


从组织的角度来说,全国有39所985高校,31所副部级,7所正厅(东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1所正大军区级别(国防科大)。所以从正厅985的校长提拔到副部的校长,确实属于组织部比较常规的操作。比如华工之前的校长高松,李元元;还有之前电子科技大学的校长李言荣。尤其是这几所里面排名比较靠前的。


近年来985高校的校长调动基本都是异地调动的,内部上来的很少,北理工属于是少数情况了。同济,浙大都是异地上任,甚至还有川大和西工大互换一把手的事情。所以这次也是属于比较常规的操作。


从华南理工角度来说,

华工是正厅级高校,校长是教育部任命的。同时华工又是一个很不错的985高校,尤其是理工科,排名是很靠前的。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副部级校长的平台。从这点来说对华工是很不公平的。华工的校长被提拔,是中组部来提拔,但是任命是教育部来任命的,所以说在这个事情上华工很被动,都是校长被提拔走了,然后才能选新的,所以经常会空很久。


最后回到张立群校长本人。


张校长26岁博士毕业,27岁副教授,29岁教授,36长江学者38岁杰青,51院士,是国内橡胶领域唯一的院士。而且在产业界是很有名气的,国内的TPV技术就是张校长牵头完成的,现在道恩已经是世界第一TPV公司了。

张立群校长

能从华工提拔到西交当校长,充分说明在华工的工作是干的很好的,要不不会这么迅速的提拔的。一般中管干部在提拔的时候基本提前半年就开始做民意调查的,要是民意调查很差,是不会过关的。说明张校长在华工还是得到了师生支持的。我华工的同学也对他评价很高,总体是非常亲民,非常关爱年轻老师的。华工的老师其实是很不舍的。



总体我是看好张校长去西安交大的,作为材料领域的大牛,我觉得西安交大的材料学科和化学化工一定会发展很快的,生化环材虽然工作不好找,不过对国际排名是很大帮助的。看好!!!

编辑于 2024-03-19 21:38

副厅(2020年北京化工副校长)→正厅(2022年华南理工校长)→副部(2024年西交校长)。

这飞升速度,当前部署大学校长第一人了吧。

发布于 2024-03-19 17:46

4年院长,2年北化副校长,1.5年华工校长

然后成长为交大校长,这火箭速度,能力卓越应该是毋庸置疑了。

但希望他能像小宝12年哈工,10年西交的做下去,稳定施策。也希望不要一边当校长一边沉醉科研 学术大牛郑校长,懂得都懂。

编辑于 2024-03-19 21:07

众所周知,西交上上届校长也是一位院士。。。。

发布于 2024-03-19 20:26

1、升迁速度最快

2、科研没有补充

当初从北化去华南好像研究团队没有带过去

毕竟华南创办了全国第一个橡胶专业

这次去西交 专业更没补充了 西交压根没有橡胶方向 也不需要建立一个

那么西交继续充当跳板 过几年副部升正部

或者也和前任校长一样 放弃科研 专治校

拭目以待

发布于 2024-03-19 18:28

我工又没有校长了

2018年10月19日 高松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三年零一个月 1127天

2021年11月19日 高松任中山大学校长

中间280天没有校长

2022年8月26日 张立群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约一年七个月 571天

2024年3月19日 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编辑于 2024-03-19 18:21

18年入学到现在六年看了三任校长下任。。


朋友圈看到 笑死了


解释一下:上一任是高松(来之前是北大副校长) 18年上任(那时候还去了电视节目-开学了) 21年底去中大了 在张立群来之前那段时间是兼任华工校长 所以22年毕业证书是他名字 但实际上那时候我们是没有校长的

编辑于 2024-03-19 21:57

近年来对工科学科分类有“机电土化”之说,个人认为不如“物质-结构-能量-信息”来得合理。根据五评结果,能量类学科有动力,电气,核三个a+,除清华外,没有学校可以相比;结构类学科机械a+,力学a,不考虑一直弱势的土建学科,也相当强;信息类学科控制a+,计算机a,电子、生医a-也有相当实力;物质类学科目前只有材料a,尚未实现a+学科的突破,化工也止步于b+。

希望张校长的到来能够推动物质类学科的快速发展。

难舍王校长!

西迁以来,彭校长、陈校长是革命干部,庄校长、史校长、蒋校长、徐校长和郑校长都由交大内部产生。王校长是第一位从其它大学调入的校长,十年岁月赢得了广大师生校友的感激和敬意,既源于他识别矛盾的敏锐眼光、坚实有力的处事手腕、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但更重要的是他对交大人身份的认同和时不我待的使命感,激励和感染着每一个西安交大人。

张迈曾书记曾提到,他回交大之前,潘季老书记对他说过,少活几年,回交大好好干。老一辈交大人对交大的热爱何其深沉!

期待张校长能够融入交大,发展交大,书写新的传奇!

编辑于 2024-03-19 21:21

华工人均吕布,笑死

发布于 2024-03-19 20:15

反正我看朋友圈,我们前院长笑的很开心。毕竟来了个材料口的院士校长,西交材料国重室这几年说实话发展遇到瓶颈了,看看新校长能否和孙院士携手努力,再给交大材料整一个新晋院士。毕竟西交材料有不少临门一脚的大杰青大长江。

发布于 2024-03-20 06:45

从华南理工大学正厅一步迈上西交副部,张的学术水平不了解,这官运真的可以。

王小宝温文儒雅朴实无华的风格已经成为传说,张院士要超越前辈任重而道远。

发布于 2024-03-19 21:05

张校长2022年8月开始任华工校长

现在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

实际也就一年多

张校长特别热爱华工


因为华工的名字很像北京化工大学

编辑于 2024-03-20 12:25

据教育部官网3月19日报道,日前,中央批准:张立群同志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王树国同志不再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王树国出生于1958年10月,他可能是国内任职时间最长的大学校长之一。2002年,年仅44岁的他回到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当时“C9联盟”大学中最年轻的校长2014年起,他担任西安交大的校长,同时,他还是国内知名的机器人专家。

2023年7月2日,在西安交通大学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现场,校长王树国在雨中致辞,党委书记卢建军在身后为他撑伞。图/

受访者供图在西安交大,王树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外号——小宝校长,因为他笑起来很像东北笑星宋小宝。除了标志性的笑容,几乎每一个交大学生也都知道,无论多大场面,王校长讲话从来不带稿子。就像去年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正在脱稿演讲的王树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但他却毫不在意,反而对台下的学生说:“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因为他真的不想“把我想跟大家说的话留在以后”。之后,学校党委书记卢建军在他身后默默撑起了一把伞,王树国讲了多久,卢建军就撑了多久。

巧的是,接棒王树国院士的张立群院士,在华南理工大学就任时期,曾是全国最年轻985校长,现在,则成为全国最年轻C9校长。据悉,张立群30岁就已成为博士生导师,获得多项国内发明专利,参与多个重大科研项目,并多次获得省部级一等奖。

公开资料显示,张立群,1969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工学会会士,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986年9月,张立群就读于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橡塑工程专业本科;1990年9月,在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材料成型加工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92年12月,在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材料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1995年9月,任北京化工大学讲师;1999年6月,在美国阿克伦大学聚合物科学系做访问学者;2000年6月,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高分子系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任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20年5月,任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22年8月,张立群南下广东,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至此番履新。

此番卸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的王树国,男,汉族,1958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中共党员。历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黑龙江省科技厅厅长、党组书记,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2014年4月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17年5月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西安交通大学官网介绍,该校是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于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抗战时期,学校移至租界,内迁重庆,坚持沪渝两地办学。

1955年中央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6年起师生分批迁赴西安;1957年分设为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实行统一领导;1959年,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同年被列为全国十六所重点大学之一。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名单A类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本文来源: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新闻周刊、极目新闻、蔚青学者等,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学术分享
编辑于 2024-03-20 10:19
资料图:张立群

张立群现年54岁(1969年12月出生),内蒙古锡林郭勒多伦人,高中毕业于锡林郭勒盟第二中学。自1986年起,张立群先后在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橡塑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加工专业、材料学专业完成本硕博课程,1995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此后留校任教。

1996年10月,26岁的张立群担任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两年后,1998年7月,28岁的张立群晋升教授。1999年至2001年,张立群在美国担任访问学者,并从事博士后研究。

回国后,张立群仍重返母校工作,2016年任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20年任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

张立群是橡胶材料专家,主要从事高性能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绿色橡胶材料和特种功能橡胶材料研究,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立群的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国内众多企业。2022年8月,张立群及其团队开发的首批500双全生物基可降解鞋,作为礼物送给北京化工大学学生、员工。张立群介绍,普通橡胶鞋底无法在自然环境中降解,过去多采用热解、高分子两种方式处理废鞋,需要像石油一样重新炼制,多产生二次污染。“中国每年产生多达近10亿双废弃鞋,如此大面积的鞋底污染不可视而不见。”张立群表示,采用新材料和技术后,“把鞋底填埋在堆肥的土里,大半年后它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更多内容请看:

发布于 2024-03-20 14:10